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05年4月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合同标的额为200万元的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企业在2005年7月1日~5日向乙企业提供全部货物,乙企业收到货物的10天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并于8月1日前向甲企业支付全部货款200万元。 2005年7月5日,
2005年4月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合同标的额为200万元的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企业在2005年7月1日~5日向乙企业提供全部货物,乙企业收到货物的10天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并于8月1日前向甲企业支付全部货款200万元。 2005年7月5日,
admin
2009-02-15
62
问题
2005年4月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合同标的额为200万元的买卖合同。根据合同约定,甲企业在2005年7月1日~5日向乙企业提供全部货物,乙企业收到货物的10天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并于8月1日前向甲企业支付全部货款200万元。
2005年7月5日,甲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将全部货物交给乙企业,乙企业与7月7日对货物进行检验时,发现部分货物质量有问题,但未通知甲企业。8月2日,甲企业要求乙企业支付200万元的货款,乙企业以部分货物质量有问题为由表示拒绝。
甲企业在对乙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乙企业拒绝付款的真正原因是乙企业已丧失支付能力,乙企业同时欠丙企业到期债务200万元。但乙企业享有对丁企业的到期债权200万元,由于乙企业管理混乱,乙企业一直没有对丁企业主张其债权。
2005年8月20日,甲企业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乙企业对丁企业的到期债权200万元。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甲企业胜诉。裁定由丁企业向甲企业履行清偿义务,同时甲与乙、乙与丁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丙企业得知人民法院的裁定后,向甲企业主张应由甲、丙平均分配丁企业偿还的200万元,甲企业表示拒绝。
问题:
(1) 乙企业拒绝付款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2) 人民法院的裁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3) 如甲企业代位权诉讼的诉讼费为2万元,该诉讼费应由谁承担?
(4) 丙企业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
选项
答案
(1) 乙企业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买卖合同中,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方应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卖方,买方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在本案中,双方约定的检验期间为2005年 7月6日~15日。但乙企业未在该检验期间内将部分货物的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况及时通知甲企业,则视为货物的数量和质量符合约定,因此乙企业拒绝付款的理由不成立。 (2) 人民法院的裁定符合规定。根据《合同法》及有关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b9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在评估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的价值时,通常优先考虑使用市净率模型。
已知A公司销售当季收回货款的55%,下季度收回货款40%,下下季度收回5%,预算年度期初应收账款金额为28万元,其中包括上年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10万元,第四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18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有关资本结构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对深圳证券交易所而言,下列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并且β值接近于1的企业。()
某公司规定的最高现金持有量为20000元,最优现金返回线与最低现金持有量的偏差为4000元,该公司三月份预计的现金收支差额为26000元,则该公司三月份需要进行现金和有价证券转换的数量为()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总资产周转次数指标上升的经济业务有()。
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有()。
在短期借款的利息计算和偿还方法中,企业实际负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有( )。
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试行办法》的规定,作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参考指标的有()。
随机试题
下列作品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有()
这群年轻人听了这则笑话哄堂大笑.(toroarwith).
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双嘧达莫D.奥扎格雷E.前列环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A.心率120~140次/分B.心率110~130次/分C.心率100~120次/分D.心率80~100次/分E.心率70~90次/分新生儿()。
《证券市场禁人规定》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采取终身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商业银行负责从事套期保值类与非套期保值类衍生产品交易的交易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函数f(x,y)=arctan在点(1,0)处的梯度向量为()
Whenshouldpeoplebemadetoretire?55?65?Shouldtherebeacompulsoryagelimit?Manyoldpeopleworkwellintotheir
Hometheatersystemsarerevolutionizingthemoviescenebyhelpingconsumerswatchfilmscomfortablyintheirownhomes.Us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