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admin
2019-11-15
28
问题
如何理解“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选项
答案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提出人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1983年,他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文章中他提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1)它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牛在自己身_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人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类似于我国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中所蕴含的操控谋略。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敏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正如戴维森所关注的,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J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4年11月21日,国家汉办委托韩国韩中文化协力研究院在韩国首尔建立了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
()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作()。
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作()。
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所以必须从物理学角度和生理学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才是全面的。()
社会的接触带来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带来语言的趋同。()
以下概念属于组合关系的是()。
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社会要求与条件、学生这三个方面。
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材料:麦克和汤姆是英国人,毕业后来沈阳的一所大学担任外教。一天他们两人被一所中学请去做讲座,
认知法以______为代表,强调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自觉掌握。
随机试题
对于水域环境中的种群来说,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
ACEI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赵某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以从膳食的角度开展营养治疗。胰液是重要的消化液,下面不属于胰液主要成分的是
2016年3月18日,山东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疫苗案件。庞某与女儿孙某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就销往全国18个省市。经调查这些疫苗都属于第二类疫苗。关于疫苗冷链存储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的基本形式的是( )。
清代为避康熙皇帝名讳,将“玄武大帝”改为“元武大帝”。()
将U盘插人电脑,发现电脑无法识别U盘,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各列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可用下列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______;②______。
学校课程不等同于校本课程,而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综合体。()
下列关于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排除”和“保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