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制定法与判例法
制定法与判例法
admin
2021-01-18
50
问题
制定法与判例法
选项
答案
(1)制定法又称成文法,是现代国家主要的法的渊源,包括: ①规范性法律文件,专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力范围,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有约束力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②国际协定和国际条约,是指两国或多国缔结的双边或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2)判例法是指可作为先例据以裁决的法院判决。确认判例法的国家,有“法官造法”之说,这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特点。“遵循先例”是适用判例法的根本原则,是指某一判决所依据的法律原则,不仅适用于该案,还可作为一种先例适用于该法院及其所属下级法院所管辖的案情基本相同或近似的案件。法院审级越高,其案例的影响就越大。 (3)两者的关系: ①从数量上看,大量的法令规则都包含在不计其数的判例之中,制定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如判例法。 ②从效力上看,制定法高于判例法。制定法可以推翻、修改或补充判例法,并且可以对某一领域的判例法进行整理和编纂,从而将其吸纳为制定法。 ③从社会改革和法律改革的角度看,制定法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因为判例法的遵循先例原则使其很难快速改变以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然而,制定法又不能脱离判例法而存在,不仅许多制定法的内容需要由判例法加以补充完整,其解释也必须借助于相应判决的制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eW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终于二十五年。明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明太祖朱元璋借此两案,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六年的14年间,
A县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甲商贸城的决议》,把商业开发工程写成国家建设项目,确认此项目并要求加快建设。因此,县政府宣告建设商贸城“充分体现了全县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未进行规划项目定点的情况下,为开发商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先办理《
材料:德国人米斯特今年某日持所购京剧票去北京H剧院观看京剧“空城计”,不料该剧几位主演在外地演出未能按时归来,剧院临时把时间作了调整,在演出当日播放了另外一场话剧。米斯特以该剧院违约为由向该区法院提起诉讼。问题:米斯特与该剧院有几种法律关系。
简述法的价值冲突与解决。
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试述唐、明律在量刑方面的主要差异。
关于经济基础对法律的决定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法律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律移植反映一国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的吸收与借鉴。下列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由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有关本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职权等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
(2005年真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随机试题
A公司2010~2012年有关投资业务的资料如下:(1)A公司以—宗土地使用权和—栋办公楼与C公司持有的B公司60%的股权进行资产置换。2010年1月2日,上述资产置换已经股东会批准。当日,办理完成了相关手续。同日,A公司对B公司董事会进行了改选,改选后
出版物发行企业、门店或经营者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必须服从经济效益。()
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是
IappliedforthejobthatIsawadvertised______thepaper.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在金融领域中,有着多种不同类型的风险。由于利率、汇率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称为()。
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呆子’。”这表明马老师具有()
A、 B、 C、 D、 C本题的规律是第一排三个图中,第二个图和第一个左右对称,第三个图和第二个图上下对称。也就是第一个图像一页纸一样,向右翻一个身,就得到第二个图;把第二个图向下翻一个身,就得到第三个图,第
寻人启事金文吉读寻人启事的时
Althoughshewasslimming,Janefoundcreamcakesquite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