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
admin
2021-06-01
34
问题
阅读《荷塘月色》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大家去过清华大学吗?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
(学生有的说没有去过,有的说去过)
师: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呢?
生:美!
师: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到让作者发出令世人称颂的感慨吗?
生1:我觉得不能,我见过的荷塘中,无论是阳光朗照下的碧波荡漾,还是夜色朦胧中的隐约之美,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没有美到作者写的那个境地。
师:其他人有同样的感受吗?
生2:如果是单纯欣赏美景的话,夜晚的荷塘,黑乎乎的,再怎么从多个角度欣赏,也没有作者所说的那么美丽,作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很多看似普通的景色都被“美化”了。
师:“美化”,这一词语用得倒是挺妙,那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2:文章第5段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光”“叶子”“花”“雾”等这些事物都是最平常不过的景物,却在作者笔下如此生动,给人一种夜晚的静谧之感,令人心情平和舒畅,又如青雾、牛乳、轻纱一样柔软。
师:哪位同学能把他刚才所说的文段读得更如梦境一般?
(学生踊跃举手朗读)
师:作者描写得很美,我们这位同学读得也很“美”。“美化”就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从刚才这位同学所读的这段话中,大家体会到的作者的主观感受是怎样的?
生3:柔和、恬淡、平静,看到这番美景时淡淡的喜悦之情。
师: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为什么要想象这样一种美好的“月色”?
生4:是为了增加美感而想象的,这是一种散文描写事物的艺术手法。
生5:现实世界的无奈呗,作者在文章第1段就说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现实无奈,只能从这些景物中寻找暂时的安慰和寄托。
师:你们两位说得都有一定道理,这是一种艺术手法,更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寓情于景,但情感是复杂的,充满了矛盾与无奈。大家可以通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证实老师的说法对不对。
(PPT展示写作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叛变革命,社会动荡黑暗,朱自清不满于现状,但是却没有勇气像鲁迅那样极力呐喊和斗争,所以内心极端苦闷,只能写出这篇文章,在荷塘月夜下寻找安宁,幻想超脱现实。)
师: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出描写作者幻想超脱现实的语句吗?
生6: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一段,就是他通过对采莲的描绘,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幻想自己能够超脱现实。
师:你概括得很好,看来你已经基本理解文章了。文章所有的写景、叙述其实都和作者自己的心情有关,这就是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妙处。
问题:
请结合教学案例,评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的。
选项
答案
①教师巧妙设置话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切身经历发表自己对于“荷塘月色”景物的个性化表达,充分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尊重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主体性。案例中,教师以“有没有见过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呢?”为话题切入点,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以“那一个小小的荷塘真的能美到让作者发出令世人称颂的感慨吗?”这种强调式的疑问句,一反教材观点,引导学生依据主观感受发表不同意见,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作者将荷塘月色描绘得如此美丽的原因,顺势引导出景物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主观情感。 ②教师引导学生以读促思,以读悟情。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研读文本,在朗读中体味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蕴含的情感。教师在学生所举例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语段的“美”,从而体味景物的“美”,领会作者是如何“美化”这些景物的,真正使学生在朗读中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 ③引入王国维的评价,丰富学生的体验和积累。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适时地引入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经典论述,既是对上文教学内容的总结,也是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概括,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④引入背景资料介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写作时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是对作品的必要说明,也是对学生理解主旨内涵的深度启发。案例中,教师在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又以谦虚的态度恰当地引入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明确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表达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解读文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r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课堂实录的核心环节内容。核心环节1:感知体验1.引入话题sports,复习并引入新的表示运动的目标词汇并教授begoodat结构。T:Springisagoodseasontodosports,right?Ss:Ye
下面是某教师在一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听力课的听力材料及某一个教学步骤的记录。听力材料:一篇关于世界石油争端问题的新闻Teacher:Nowlistentothetapecarefullyandanswerthequestionson
导入的作用有哪些?以“friendship”为话题为高中课堂设计两种不同的导人方式并说明目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条要求为: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学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针对上述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简要说明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的含义,并说明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还有哪些应用;
案例:某同学在求反比例函数,当x≤3时,求y的取值范围时直接将z≤3代入。问题:(1)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哪步错了?分析原因:(2)针对该生的情况,请你设计一个辅导教学片断,并说明设计意图;(3)怎样防范这样的错误呢?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你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关注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案例:下面是“图案设计”教学片段的描述,阅读并回答问题.片段一教师利用电脑和投影演示一个三角形分别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其对应图形的变换过程,学生观察图形,回忆三种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并归纳出三种变换的共性.片段二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某乡镇初中以考试成绩评估教师业绩.分数代表着教师的一切,张老师刚从学校毕业,对教育规律一知半解,并缺乏与实践结合的经验,但急于得到学校承认.王芳是某乡镇初中的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在班内居上游,只是数学成绩不稳定,但初一时在数学教
在弧度制的教学中,教材在介绍了弧度制的概念时,直接给出“1弧度的角”的定义,然而学生难以接受.常常不解地问:“怎么想到要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作1弧度的角?”如果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便更加感到乏味:“弧度,弧度,越学越糊涂。”“弧度制”这类学生在生
随机试题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
患者,28岁,女性,产后第26天,主诉畏寒发热伴右乳疼痛3天,查右乳局部皮肤红肿痛,局部皮肤表面有脱屑,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问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下列哪项不是珍珠母的功效
对于卧式或立式离心泵、混流泵机组,当进水池水位(或水源水位)变幅大于H效吸,且泵房地基承载力较低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建()。
某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期间自然死亡,按有关规定,若死者家属或()要求解剖,我方可同意,但必须有他们签字的书面请求。
受教育权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合法权利。()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有()。
=________.
在如下基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图中,对应I、Ⅱ、Ⅲ模块的名称是——。
采用IEEE802.11b标准将两栋楼的局域网互连为一个逻辑网络,应使用的无线设备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