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1.背景材料: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人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
1.背景材料: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人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
admin
2016-03-05
54
问题
1.背景材料: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人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招标公告,邀请具备相应资格的不特定的法人投标。
采用邀请招标的,招标人应当以发送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以上具备相应资格的特定的法人投标。
评标方法关系到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对评标方法作出了相关规定。
2.问题:
简述合理低价法、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估法和双信封评标法。
选项
答案
合理低价法是指对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不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财务能力、技术能力、业绩及信誉进行评分,而是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方法对评标价进行评分,并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最低评标价法是指按由低到高顺序对评标价不低于成本价的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推荐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且评标价最低的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综合评估法是指对所有通过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的投标人的评标价、财务能力、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业绩与信誉进行综合评分,按综合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并推荐前3名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 双信封评标法是指投标人将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单独密封在一个报价信封中,其他商务和技术文件密封在另外一个信封中,分两次开标的评标方法。第一次开商务和技术文件信封,对商务和技术文件进行初步评审和详细评审,确定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名单。第二次再开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和工程量清单信封,当场宣读其报价,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进行评标,推荐中标候选人。对未通过商务和技术评审的投标人,其报价信封将不予开封,当场退还给投标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L1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一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金属止水带质量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确定分包项目执行的规范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应依据()。
单位工程概算是编制()的依据。
招标工程以()28d为基准日,其后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发生变化影响工程造价的,应按省级或行业建设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规定调整合同价款。
建设项目()是建设工程项目投标招标和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依据。
1.背景:某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座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桥高30m,跨度为80m+136m+80m,箱梁宽14.5m,底板宽8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7.5m渐变到3.0m。根据设计要求,0号、1号段混凝土为托架浇筑,然后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对称施
管道做功能性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压喷射法有()等几种基本形式。
施工成本管理必须依赖于高效的组织机构,不符合该组织机构要求的是()。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必要调整的依据是施工进度()结果。
随机试题
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总是遵循加法模式。
A.大便稀薄,夹有残渣,泻后痛减B.便下急迫,便色黄褐,气味秽臭C.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易泻D.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澄澈清冷E.便稀多沫,臭气不重,肠鸣腹痛脾肾阳虚泻证见
消化道出血量达50ml才会出现便潜血阳性。()
流动性对银行很重要,可以说它是银行的一种资产。()
企业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支出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下列关于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警察的阶级性表现在它的()上。
(2007年真题)关于公民出生国籍的确定,我国采用的原则是
Swing的事件处理机制包括______、事件和事件监听者。
Ifyoudidn’tknowanybetter,youmightthinkthatStar,Snuppy,CCandANDiwerejustabunchofinterestingnames.You’donl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