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l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l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
admin
2019-12-10
59
问题
下列关于二叉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Ⅰ.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叶子结点数都是度为2的结点数加l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不可以任意地交换
Ⅲ.二叉树只适合使用链式结构存储,不可能用顺序结构存储
Ⅳ.结点按层序编号的二叉树,第i个结点的左孩子(假设存在)的编号为2i
选项
A、仅Ⅰ、Ⅱ
B、仅Ⅱ
C、仅Ⅱ、Ⅳ
D、仅Ⅱ、Ⅲ
答案
B
解析
Ⅰ:Ⅰ的描述只有在非空二叉树的情况下才成立,所以考生在做这种概念题目时一定要先想到这种特殊情况,所以Ⅰ错误。 Ⅱ: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交换,所以Ⅱ正确。 Ⅲ:一般的二叉树确实不能使用顺序结构存储,但是完全二叉树和满二叉树一般都使用顺序结构存储,所以Ⅲ错误。 Ⅳ:该结论只对完全二叉树才成立,所以Ⅳ错误。 综上所述,只有Ⅱ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Q3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计算机408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计算机408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某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只有到达子网192.168.1.0/24的路由。为使R1可以将IP分组正确地路由到图中所有的子网,则在R1中需要增加的一条路由(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是____。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到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列号是____。
已知在二叉树中,T为根结点,*p和*q为二叉树中两个结点,试编写求距离它们最近的共同祖先的算法。
若内存地址区间为4000H~43FFH,每个存贮单元可存储16位二进制数,该内存区域用4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则构成该内存所用的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
如图所示一台路由器连接3个以太网。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参数回答如下问题:(1)该TCP/IP网络使用的是哪一类1P地址。(2)写出该网络划分子网后所采用的子网掩码。(3)系统管理员将计算机D和E按照图中所示结构连入网络并使用所
某一个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式,当前在处理机上执行的某一个进程的页表如下所示,所有的数字均为十进制,每一项的起始编号是0,并且所有的地址均按字节计址,每页的大小为1024字节。(1)计算下列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说明为什么?07
在采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所构成的散列表上进行查找,可能要探测多个位置,在查找成功的情况下,所探测的这些位置的键值()。
A和B建立TCP连接,MSS为1KB。某时,慢开始门限值为2KB,A的拥塞窗口为4KB,在接下来的一个RTT内,A向B发送了4KB的数据(TCP的数据部分),并且得到了B的确认,确认报文中的窗口字段的值为2KB,那么,请问在下一个RTT中,A最多能向B发送
一个ATM网络的源端点和目的端点之间有三个ATM交换机,现在要建立一条虚电路,一共需要发送()个报文。
以下是计算两个向量点积的程序段:floatdotproduct(floatx[8],floaty[8]){floatsum=0.0;inti;for(i=0;i<8;i++)sum+=x[i]*y[i]
随机试题
左边给定的是正方体的外表面展开图,右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常用于测定多肽Ⅳ末端氨基酸的试剂是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病人,面色常表现为
患者,男,45岁,有支气管哮喘史20余年,每年急性发作数次,经用药治疗后可以缓解。患者在与护士交流时询问:由于自觉症状消失后即停止服药,因此下次发作时是否可以先自行服用上次剩余的药物?护士首先要向患者说明的是()。
以下哪项不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充填后咀嚼时疼痛为直接盖髓术的适应症是
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是
关于我国现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及其思想对应错误的是()。
【背景材料】1.应试教育制度下青年人的综合素质单一。2.“421”家庭模式中青年人的养老压力大。3.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4.针对青年人的创业体系不健全。5.创业政策在基层难以释放红利。6.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问题】请结合自身选出青年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