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当声音频率大于5000赫兹时,( )是唯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当声音频率大于5000赫兹时,( )是唯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admin
2019-05-17
90
问题
当声音频率大于5000赫兹时,( )是唯一可行的理论解释
选项
A、频率理论
B、共鸣理论
C、行波理论
D、神经齐射理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听觉理论和它们的适用范围的理解和掌握。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16000赫兹。这么大的频率范围,单一的听觉理论是无法很好地解释的。按照频率从低到高,适用的理论分别为:
①频率理论:该理论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频率与声音的振动频率相同。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因此该理论可以解释1000赫兹以下的声音的产生机制。
②神经齐射理论:该理论认为,虽然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反应频率,无法对高频率的声音编码,但是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
③行波理论。该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之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析。但行波理论也不能解释5000赫兹以上的声音的产生机制。
④位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不同的声音引起不同部位上最大振动。当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故本题的答案为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Qj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心理学312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心理学312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即()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的心理学家是()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是()
在一项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实验者用的材料是20对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各半;单词的颜色一半为红色,一半为蓝色。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要求报告单词的颜色:红或蓝,第二组报告单词的语种:中文或英文,第三组报告单词的意义,
试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并进行评价。
注视灯光一段时间,然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光亮形象,这是感觉的()
下列关于婴儿的思维,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面是某研究的研究记录,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在4个月大的时候,拉里和米奇造访了某研究者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对他们面临多种不熟悉体验的反应进行了观察。当暴露于新的景象和声音时,例如用彩色玩具装饰的运动风铃,拉里拉紧他的肌肉,激动地移动手臂和腿,并开始哭泣
关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随机试题
男性,40岁,腹痛、发热48小时,血压80/6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诊断为
患者,女性,65岁。老年痴呆5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自己扣纽扣、系鞋带慢慢出现困难,分不清白天黑夜,夜晚到处乱走,不睡觉,常怀疑保姆偷她的东西。下列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清营汤B.化斑汤C.白虎汤D.苇茎汤E.止嗽散
电路如图7—18所示,u=10sin(1000t+30°)V,如果使用相量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那么,如下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
( )存在指令路径过长,会造成自治系统运行困难的缺点。
下列单位出售的矿产品中,不缴纳资源税的是()。
银行在衰退阶段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发生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后,发生单位应在多长时间之内写出书面事故报告?()
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指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