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11.福建】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绘画特长后,积极
【2011.福建】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绘画特长后,积极
admin
2016-11-15
72
问题
【2011.福建】某位教师曾经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坚持不懈地帮助班上一位性格孤僻、行为散漫、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捣蛋鬼日记》,认真阅读后,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开始反省自己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当她发现孩子的绘画特长后,积极鼓励他发展绘画能力,引导他参与班级活动,在她的呵护和帮助下,孩子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对学习也有了兴趣,后来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
(1)简述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
选项
答案
(1)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第一,教师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面对行为散漫、不爱学习的学生,教师没有讽刺挖苦,而是关心爱护,努力寻求帮助学生的方法,体现了教师关爱学生。 第二,教师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 第三,教师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教育中教师不断获得新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用于探索创新,体现了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SR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教育具有()。
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强调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由此可以判断他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
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内容的是()。
在某乡村小学,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下面是某学生的一段日记,请你对日记中反映的教师的做法予以评析。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点我发言了,因为我书读得多,想象力也不错,敢于说与众不同的东西。可一考试,老师就看不上我了,她常常教训我,“考试的时候不要自作聪明,要写自
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这样的管理模式称为班级的()。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__________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随机试题
23岁男性患者,2周前突起全身水肿、尿量减少、血尿,近5天来尿量逐渐减少,伴脸色苍白,查:血压180/100mmHg,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0~3/HP,颗粒管型0~2/HP,血肌酐440μmol/L,血红蛋白90g/L。该患者的治
55岁,左下后牙咬物酸软1年余,曾于外院补牙,效果不明显,咬物仍酸软,喝汤时疼痛。查:左下第一磨牙远中咬合面大面积充填体,叩诊(+),X线片示已进行根管治疗,髓顶未揭全,根尖有暗影左下第二前磨牙龋坏达牙本质中层。还应进行的检查是
患隐性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不宜选用下列哪个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清除的方式包括
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
最大纵坡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各单位应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笔核对,检查以下内容是否一致()。
【给定资料】1.“自恃八斗经纶才,囿三尺壅蔽讲台。空有一具自由身,落樊笼经年复数载……”“人生并非漫长无边,无非求一顺心意、开心颜,我于年近不惑请辞,仅与个人心性志趣有关,同时也源于不想久事笔砚文牍之间而无所用事。”继“世界那么大,我想
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新闻侵权可分为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前者主要是诽谤罪,指“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主
TheodoreDreiserandJackLondonareamongthebestrepresentativewritersofliterar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