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少年奇才,科举之路顺利,青年时代供职于翰林院,喜与张佩纶、陈宝琛等人抨击奕诉、李鸿章等大官僚,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为牵制过分膨胀的湘军力量,1881年,慈禧擢升张之洞为山西巡抚,一跃而为封疆大吏。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少年奇才,科举之路顺利,青年时代供职于翰林院,喜与张佩纶、陈宝琛等人抨击奕诉、李鸿章等大官僚,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为牵制过分膨胀的湘军力量,1881年,慈禧擢升张之洞为山西巡抚,一跃而为封疆大吏。1
admin
2019-03-25
18
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少年奇才,科举之路顺利,青年时代供职于翰林院,喜与张佩纶、陈宝琛等人抨击奕诉、李鸿章等大官僚,成为“清流派”的领袖。为牵制过分膨胀的湘军力量,1881年,慈禧擢升张之洞为山西巡抚,一跃而为封疆大吏。1884年,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适值中法战争爆发,他力主抗敌,大胆启用老将冯子材,一举击败了法军。战后,他开始在两广兴办洋务。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推行了所谓“湖北新政”:兴办实业,繁荣商业,提倡教育,湖北一时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武汉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他还设立了湖北铁路局,亲自督建卢汉、粤汉、川汉等铁路。
甲午战争期间,他多次上书,督促朝廷积极应战。甲午战败后,他强烈反对割让台湾,为图自强,他仿照德国军制,在湖北编练新军。康有为创办强学会,张之洞捐资白银5 000两,后来他相继捐银资助《时务报》《湘学报》。1897年开始,随着维新派的报刊频繁登载孔子改制、争取民权等文章,张之洞以维新派的学说同自己的学术主张不合为由,停止了对维新派的捐款。同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深得慈禧赏识,谕令颁发四海。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张之洞既未参加镇压,也未“赞助新政”。
——据童超主编《晚清五十年》
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的政治立场并予以评析。
选项
答案
政治立场:张之洞是统治阶级中支持变法的中坚力量,而非变法和维新派的反对者,与维新派的分歧主要在于变法策略的不同。 评析:张之洞是继曾国藩、李鸿章后,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创办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兴办实业,编练新军,抵御外侮,为中华民族重工业、轻工业及近代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由于有阶级的局限性,在维新派与朝廷的政见相冲突时,选择明哲保身,既不完全支持变法,也没有完全支持新政,而是选择了缓进的策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Ws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历史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中学历史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光盘的主要特点有()。
简述使用画图程序制作一幅图画的完整过程。
在DOS操作系统下,要中断一个命令或一个程序的执行,需使用的控制键包括()。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重在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使用IP电话打长途后再也不用担心要支付昂贵的电话费,IP电话之所以经济实惠,是因为从数据交换技术来看它采用的技术是()。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世界各地的商品信息,购买可下载的数字化信息产品或办理传统的商品邮购,这种服务称为“电子商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子商务的是()。
2008年11月初,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和武警官兵的努力救援下,许多群众和游客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读图,回答问题。有一架救护直升机停靠在该图山顶H处,若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是()
随机试题
下列小说中,不属于清代的作品是()。
A.溶液B.粉剂C.软膏D.硬膏E.酊剂或醑剂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无渗液
变更设计费用的规定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金融市场的微观经济功能包括()。
统计报表要以一定的原始数据为基础,按照()进行填报。
根据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地域管辖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网上疯传的食疗误区。90%的人中招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我们日常服用的药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于是,很多天然的“药品”受到全民热捧,看上去可以让你远离副作用的困扰,朋友圈里也时不时有人分享这类文章。然而,大家对“食疗”或一知半解
Whatshouldbedoneinordertofeedalargepopulatio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