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个选项?( )[2010年真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个选项?( )[2010年真题]
admin
2016-07-07
47
问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个选项?( )[2010年真题]
选项
A、地震活动周期
B、结构自振周期
C、设计特征周期
D、地基固有周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0)第5.1.5条,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如图9—1所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g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工程要求地基加固后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5kPa,初步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桩径取d=0.6m,桩长取l=10m,正方形布桩。桩中心距为1.5m,经试验得桩体承载力特征fpk=45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0kPa。未达到设计要求,问在
某建筑场地地层如图5—3所示,拟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柱)进行加固。已知基础埋深为2.0m,CFG桩长14.0m,桩径500mm,桩身强度fcu=20MPa,桩问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取0.8。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一2002)计算,如果
在软土地基上快速填筑了一路堤,建成后70天观测的平均沉降为120mm;140天观测的平均沉降为160mm。已知如果固结度Ut≥60%,可按照太沙基的一维固结理论公式U=1一0.81e—at预测其后期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试问此路堤最终沉降于下面哪一个选项?
某公路桥场地位于9度地震烈度区,场地由中砂土组成,黏粒含量约为零,地下水埋深为1m,在4m处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时测得锤击数为23击,计算该测试点处砂层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应为()。
某建筑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位于8度地震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中斜坡高度为18m,斜坡水平长度为20m,建筑物与斜坡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5m,建筑物自振周期为0.3s,则在多遇地震条件下,该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为(
某桥梁工程所处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土层厚度为12m,剪切模量为300kN/m2,黏性土下伏泥岩层,桥梁自振周期为1.2s,则其动力放大系数为()。
某水利工程位于8度地震区,抗震设计按近震考虑。勘察时地下水位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2.0m,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以下的深度为6.0m。实测砂土(黏粒含量pc<3%)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为20击。工程正常运行后下列四种情况中哪个选项在地震液化复判中应将砂土判为液
某混凝土水工重力坝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在初步设计的建基面标高以下深度15m范围内分布的地层和剪切波速列于表9—3中。已知该重力坝的基本自振周期为0.9s,在考虑设计反应谱时,下列特征周期Tg和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的不同组合中,哪个选项的取
某膨胀土地基分为两层,已知第一层:h1=5m,δep1=25%,λs1=10%,△w1=0.06;第二层:h2=10m,δep2=30%,λs2=15%,△w2=0.08;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一1987)中规定的计算公式:取
某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置深度1.5m。地基土由厚度为du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和下伏的饱和砂土组成。地震烈度8度,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深度为dw。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初步判别后,下列哪个选项还需要进一步进
随机试题
(2008年4月)可以申请加入《专利合作条约》的_____。
以下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是
提高宿主抵抗力的措施是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甲省某省属机械制造企业位于乙市丙县境内,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是()。
下列机床的主参数内容中,符合规定的有()。
在物流活动的三要素中,()决定每次活动所需载体的类型。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逐步形成完善“三农”投人稳定增长保障机制,2003~2012110年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超过()万亿元,为赢得“三农”发展黄金期作出了重要贡献。
用市场法评估资产的正常变现价值时,应当参照相同或类似资产的()。
设A,B均为n阶可逆矩阵,且(A+B)2=E,则(E+BA-1)-1=()
【F1】Increasingly,overthepasttenyears,people—especiallyyoungpeople—havebecomea-wareoftheneedtochangetheirea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