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你如何看待我国央行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admin2019-02-19  16

问题 论述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你如何看待我国央行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选项

答案(1)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它们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 ①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给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但是,由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政策效果过于强烈,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和条件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调节宏观经济的一种金融手段。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时,中央银行所扣除金额占票据面额的比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时的所支付的利息率。但由于贴现政策使央行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工具的政策效果。 ③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回笼资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投放货币。作为一种优良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2)进入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加大,尤其是当多个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极易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这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①创新工具赋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主性。常备借贷便利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的,而不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由中央银行主动运用,金融机构可以随时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申请贷款额度,及时补充流动性,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②创新工具具有较强的政策倾向性,可以发挥结构性的调控效果。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产生全局的政策效果,会对所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信贷投放产生影响,政策效果的影响面广、作用强。常备借贷便利一般在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之间进行“一对一”交易,主要对操作对象产生影响;中期借贷便利和和抵押补充贷款工具的操作对象和贷款发放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强的政策倾向性,主要对操作对象和特定的领域产生影响,可以发挥结构性的调控效果。 ③创新工具是一种特殊的中央银行贷款(简称再贷款)。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均是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贷款,属于再贷款的范畴,但又与再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现有的再贷款包括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两种。与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品不同,货币政策创新工具不属于信用贷款,贷款的获得均需合格的质押品;与再贴现贷款以已贴现的商业汇票作为质押品不同,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发放贷款的合格质押品一般是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3)总的来看,上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基础货币供给渠道发生了明显变化,外汇占款在新增基础货币中来源的占比下降,中期借贷便利和补充抵押贷款等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新增基础货币来源中的占比上升,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反映央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央行的短期和中期操作利率对债券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应总体趋于上升,说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了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作用。三是信贷结构持续改善,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征明显。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结构性功能效果逐渐体现。四是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向好,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有效发挥。然而,我国货币政策创新工具的产生和实施时间不长,仍然处于发展和摸索阶段,在政策定位与作用效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完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Ab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