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甲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相关事项如下: (1)10月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8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66万元。另支付安装费2万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
甲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相关事项如下: (1)10月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8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66万元。另支付安装费2万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
admin
2017-02-08
28
问题
甲公司属于一般纳税人,相关事项如下:
(1)10月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8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6.66万元。另支付安装费2万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11月,甲公司对一条生产线进行更新改造,该生产线的原价为2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120万元,改造过程中发生支出70万元,被替换部件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
(3)12月,甲公司某仓库因着火发生毁损,该仓库原价为4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100万元。其残料估计价值为5万元,残料已办理入库,发生的清理费用为2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损失150万元,尚未得到赔款。
(4)12月末,甲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短缺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为1万元,已计提折旧0.8万元,损失应由相关责任人赔偿0.1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资料(1),下列关于该设备折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2013年10月该设备不应计提折旧
B、如采用直线法,该设备2013年第4季度应计提折旧额为3.2万元
C、如采用年数总和法,其第一年的年折旧率应为5/15
D、如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其年折旧率应为40%
答案
A,B,C,D
解析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采用直线法摊销,第四季度应该计提的折旧=(100-4)/5×2/12=3.2(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第一年的折旧率为5/15;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为2/5=4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Dw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企业将款项汇往异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编制该业务的会计分录时应当()。
某企业出售—台设备(不考虑相关税费),原价160000元,已提折旧45000元,出售设备时发生各种清理费用3000元,出售设备所得价款113000元。该设备出售净收益为()元。
某企业自行建造管理用房屋—间,购入所需的各种物资100000元,支付增值税17000元(假定增值税不可以抵扣),全部用于建造工程。另外还领用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批,实际成本2000元,售价2500元,提取工程人员工资20000元,提取工程人员的福利费280
A公司出资2000万元取得B公司2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如A公司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则A公司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为()万元。
某企业采用月末—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0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元。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批商品,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实际验收数量为80吨,商品共短缺25%,其中合理损失5%,另20%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商品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吨()万元。
增值税应在利润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中反映。()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应根据()账户的余额分析填列。
随机试题
在驾驶技能准考证明的有效期内,科目二和科目三道路驾驶技巧考试预约次数不得超过多少次?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
患者女,18岁。学生,就诊时主诉:近一个月来咳嗽,痰中时有血丝,消瘦并常感疲乏无力,午后微热,心悸,盗汗,食欲不振。医生高度怀疑为肺结核并对其进行临床检查,其中包括痰标本微生物学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应选用的培养基是
A.玉屏风散B.六君子汤C.射干麻黄汤D.定喘汤E.止嗽散
关于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在KIS系统中的报表数据来源主要有()。
自尊
公安机关在晋升训练前,组织人民警察参加()考试考核。
试述朱熹的教育思想。
根据法律渊源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不同,可以将法律渊源分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