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米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米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min
2020-12-20
41
问题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米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A、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答案
D
解析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凝华放热,故A、B两项错误。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折射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NRY777K
0
上海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公路客运方面:10月5日共发送客车3546车次,发送旅客5.45万人次;抵达客车1472车次,抵达旅客1.88万人次。民航方面:10月5日共发送航班236班次,发送旅客3.25万人次;抵达航班233班次,抵达旅客2.
“搭便车者”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或承担的成本少于其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的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与“搭便车者”有关的是:
150万封电邮和接近9万个电话呼叫通通指向美国国会,网友在Google和Facebook上怨声载道,甚至有几千封手写书信飞至美国众议院,这就是所谓的“数字暴乱”。这场网络怨愤借助于11月16日的“美国审查日”之名发起,目的是反对提案《禁止网络盗版法案》。该
“农餐对接”模式使餐饮企业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起来,餐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自然延伸到田间地头,直接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和标准管理,从而在整条供应链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全程冷链管理和直达配送,避免了原材料在运输或在存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实
出租车拒载和在乘客上车前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不仅严重__________职业道德,侵害顾客的合法消费权,同时也是扰乱出租车经营秩序的一种不法行为,受到处罚是_______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埃及石像上的刻字到泰国白庙的洗手间,中国游客的素质一直是个十分敏感且每每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题。随着舆论的___________,国家旅游局不得不出台游客“黑名单”,以杜绝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久而久之,似乎每一个中国游客也都默认了“素质低”这一____
辩论是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达成共识的途径,“真理越辩越明”。但如果辩论双方心怀强烈的爱憎情感,往往就会听不进对方的意见,反而沿着偏见的道路越走越远,这时双方的辩论就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私利。在公共政策的辩论中,有效避免双方越说越僵的机制
成语“寸草生晖”出自下列哪首诗?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是:①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②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③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④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⑤我想,这是对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随机试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私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是()
脓胸病程在6周以内结核杆菌感染致脓胸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的疾病是
A.非适应证用药B.超适应证用药C.撒网式用药D.盲目联合用药E.过度治疗用药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凭经验用药,2~3种作用机制和抗菌谱近似的抗菌药物一起用属()。
下列不属于专业性检查内容的是()。
负债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下列哪一种图案在联合国的徽章上()。
根据图例和数字表回答下列各题:数字表第2列中数字对应的符号分别是()。
你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出差,虽然你不愿意。但依然服从。有人认为你经常出差是因为你与领导关系好,可以借机游山玩水。对于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5题。物质结构研究的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物质世界,是如何由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在不同层次上构成的;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是如何由它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人们逐渐弄清了不同的物质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