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在武昌崇文书城,各类中小学教辅书籍琳琅满目。经粗略统计,仅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类教辅书籍就多达240种,印有“中考”字样的约200种,针对初三学生的则多达四五百种。

admin2012-07-29  40

问题 一、注意事项
本题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
    1.在武昌崇文书城,各类中小学教辅书籍琳琅满目。经粗略统计,仅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类教辅书籍就多达240种,印有“中考”字样的约200种,针对初三学生的则多达四五百种。
   随手翻开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同类教辅书籍。其题目竟有不少是相同的。如武汉某出版社出版的初三教辅书籍中,不少数学训练习题与吉林某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一模一样;而中考作文类书籍上,也有不少优秀范文“面孔”一样。
   记者还走访了武珞路中学等学校附近的书店,发现同一主编同时挂名多种教辅书籍的现象也很普遍。
   某省新闻出版局相关人士介绍,与那些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辅书籍相比,盗版、非法教辅书籍粗制滥造的现象更多。“我们曾经查获的非法教辅读物中,类似‘举头望明月’错成‘举手望明月’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位人士说,这些错误可谓千奇百怪,如“电路”错成“电话”、“委屈”错成“委曲”等。正规市场出售的教辅书籍仅三成适合学生使用。
   “现在的教辅市场,在编写、出版、印刷、定价、发行等环节都不规范。”湖北长江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B说,本来国家对上述环节都有相关规定,如要求编写者是对教育教学领域有专业研究的人员、出版应该由有教辅出版资质的出版社负责,但由于教辅资料需求旺盛,“不管是正规出版社还是非法书商,现在都来‘分蛋糕’了。”
   B说,市面上的教辅书籍品种十分杂乱,质量参差不齐,“乐观地估计,目前正规市场上的教辅书籍,适合学生使用的不到三分之一,更不用说那些‘地下’的了。”
   武汉某中学长期从事教辅资料编写的老师透露。一些书商为了节省稿费,聘请没有经验的大学生编写教辅资料,导致抄袭现象严重。“比如要编写《教材全解》,就找来数本相关的书籍,用这些书中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
   他还称,现在书商的约稿周期越来越短,十年前大约需要半年才能编一本教辅书籍,现在一般要求一个月甚至半个月完成,有的三四天编一本,结果是内容雷同,换汤不换药。
   2.又到了开学的日子,每年这时候都是教辅书籍销售的旺季。发行商派出大量业务员带着各种样书到学校大肆推销,同时,或明或暗地许诺给订购者一定的销售提成。在利益的诱导下,不少学生正在遭遇“被订购”教辅书。
   “老师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上个星期他们把书运来,直接发了。”虽然还没开学,但云南省施甸县某中学提前一周就把一套名为《课时作业》的教辅书发到了学生手中。在这所学校读九年级的小查(化名)给记者看了这套《课时作业》(九年级上),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共计七本。连续三年,该校都给学生订购了这套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四川省中明图书有限公司发行的教辅书。
   同样一套《课时作业》,学校卖给学生的价格远高于外面书店的价格,“学校让交138元。而我同学在书店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书,只卖86元。”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潮州市的一所中学,高中生们也“被订购”了一本“烂教辅”。该校学生Q在这本书的编委名单中发现,该校一位主任的名字赫然在列,Q怀疑这是自己和同学们“被订购”此书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学生们遭遇“被订购”教辅书的现象屡屡出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高中特级语文教师李某告诉记者,在学校里,谁掌握着给学生订购教辅书的决定权,业务员就找谁。“有的地方决定权在教导主任,有的地方决定权在业务校长,初中小学的教辅书订购权往往在乡镇街道主抓教育的领导手中。”
   在订购教辅书的过程中,领导会让权威的一线教师看看样书。推荐一两种供参考,教师一般不起决定作用。“谁有权订购,业务员就和谁商量提成和回扣问题。这种交易是普遍情况。订购者绝不会按图书定价订购教辅书的。”李某对此既气愤,又无奈。
   在种类繁多的教辅书中,内容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德育处主任R_表示:“现在是教辅书销售的高峰期,几乎成了一种刚性需求,很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成绩,都会给孩子购买各类教辅书。”她称,“同一个出版社‘撞题’无话可说,但是不同出版社频繁‘撞题’就说明这些习题确实是有问题了。”
   记者采访了广埠屯小学、华师附小、武汉小学、武珞路中学、卓刀泉中学等数十名学生,据他们反映,每名学生每门主要学科的教辅资料为2~3套,多的共有10多本。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泽(化名)告诉记者,学校统一购买的教辅资料,语文有《英才教程》、《阅读过关》,数学有《英才小灵通》,英语有《课课通》,此外妈妈还给他购买了语、数、英三科的《开心考吧》、《升学卷》等。
   3.某省新闻出版局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处A处长认为,这跟市场需求、管理缺失等因素相关。“我省每年中小学教辅书籍销售总额约20亿元。民营出版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约七成由教辅贡献。”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各类出版机构不管是否具备相应资质,纷纷投身教辅书籍市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有些效益不好的出版社只顾卖书号赚钱,根本不管书的内容是否粗制滥造。
   教辅书籍“售价虚高”,形成暴利诱惑。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放开图书价格,一些出版社滥用图书自行定价权,实行所谓“高定价高折扣”营销策略。“学生用原价购买,他们再拿出部分书款给学校、老师作为回扣,以期他们向学生推销教辅。这样的灰色链条一直存在。”“教辅市场目前缺乏约束。”一位业内人士称,一些地方的教研部门、学校对国家相关规定置若罔闻,有的甚至自行编写教辅书籍、材料,强制要求学校、学生购买;相关出版部门在监管上也不到位,多是采取临时突击式检查,并且把主要精力放在图书市场,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质量低劣的教辅书籍出版。特别是准入门槛过低,客观上难以保证出版人员的素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X副院长还认为,教辅乱象中,“应试教育”难脱干系。
   陈女士有两个小外孙女,一个今年刚刚上初中,另外一个上小学三年级。两个小女孩儿周末、节假日和暑寒假几乎没有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玩耍时间。她们必须去补各种课程,或者是奥数课、英语课,或者是语文课、珠算课。
   “她们现在的学业负担,比我们青少年时代要重得多。”陈女士看着心疼,却又不敢松懈。“因为社会竞争很激烈。你如果不去补习,你就上不了好初中和好高中,大学就更不用说了。”
   正是这种担心,将家长和孩子绑上了应试教育的“战车”。在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下。教辅资料成为众多教师和学生提高成绩的“救命稻草”。
   广埠屯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李先生说,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除了老师要求买的教辅资料外,他还给孩子另买了两套,“每学期的教辅资料花费在两三百左右。”另一位家长则表示,学校还经常要求孩子订阅各种报刊学习资料,基本上每学期都有额外增加的,要交不少钱。
   教辅除了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外,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教辅资料只有一套,老师哪有那么多作业布置。现在的孩子之所以睡不好觉,都是教辅惹的祸。老师要给学生‘加餐’,家长也要‘加餐’。家长布置的内容,都是教辅资料上的。”武昌积玉桥学校校长祝正洲认为,教师和家长给学生购买了大量教辅资料,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太多的教辅资料也限制了教与学的灵活性,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个性都被教辅资料抹杀了。“‘教辅乱象’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受伤害的也不仅仅是学生。”某教育专家如是说。
   “现在的教辅资料基本上都是附有习题答案的,还有的对课本内容及习题都分析得很清楚,学生上课依靠教辅就能回答老师问题,基本不用动脑筋。老师布置的做不完,就抄袭答案。”武珞路中学政教主任漆红斌说,教辅的混乱使用,阻碍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4.“教辅市场的火爆还是由庞大的社会需求决定的,目前繁重的课业负担都是人为造成的。减负口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基层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与教辅市场火爆相对应的则是中小学生的不堪重负。沈阳市和平区一位上初三的女同学告诉记者:“教辅书有好多,很多题都没做呢,同学们都这样,累是肯定的,但没办法!”
   教辅之乱由来已久,且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有愈来愈混乱之象,且还有因交不起教辅资料费选择轻生的案例,教辅让老师过度依赖产生了不良影响且不利于老师群体自身的提高和学习,教辅也让学生不堪重负,经济上的负担可能对历来重视教育的中国家长来说咬咬牙就忍过去了,可是更大的负担是带给亿万学生的沉重负担。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一棍子将教辅打死而后快,良好的教辅对于师生能起到正面辅助学习的作用,如弥补一些教师资源的局限性,间接地为教育公平起到了一些作用。
   然而,随着一些不良因素如腐败和逐利等思潮渗透进本应纯洁的教育领域,教辅领域乱象丛生,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每年发文强调教辅问题,但一些文件没有得到切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机构缺乏执行机制和控制机制。最终导致教辅问题越来越复杂。国家治理的根本方法不应去堵,而应该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去疏,通过立法执法必严和质量监控等措施治理好这个领域。以改善中国孩子的教育环境,也把老师和学校从非正常教育环境中拯救出来。
   5.教辅业乱象一直存在,前些年更厉害,现在还算好多了。前几年,一些大公司的人都说,其实各家产品都差不多,就看谁的营销厉害。但目前,市场已经由营销为王进化到产品为王,就算那些大公司着力推出的新品,也不一定获得市场的认可。一位中盘商说,书店如同饭店,饭是一口一口吃的,教辅是要一题一题做的,如果这盘菜本该做成咸的却做成了甜的,那么营销和服务再好,客户也不会来第二次,书店也是如此。在一些基层零售书店中,哪家公司的生物好,哪家公司的化学好,都有口碑。
   人们习惯以为,是直销员扰乱了教辅的市场。一位山西的直销员说,当初和他一起做这所学校的直销员共有11个。他第一年只卖出两本书,赚了3万块钱,他把这3万块钱全投到了这所学校——不是回扣的形式。第二年,他卖出四本书,利润又全部投了进去。他认为,一个市场不是一两个月能打开的,甚至不是一两年,他的计划是三年站稳脚跟,五年才要利润。就这样,他将前三年的利润全都投入到这所学校,三年后,这所学校基本被他垄断了。如今,已经不是老师说什么书好他送什么书,而是他送什么书老师就用什么书。当然,他也不会乱送书。现在他进学校只拿三套产品,这些产品一定是再过五年、十年仍能站得住脚的,否则产品老出问题,维护很麻烦。因为整个学校都是他在做,如果哪年学生考得不好,他会良心不安。
   教辅乱象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加强对教辅材料使用的指导,组织成立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对进入本省中小学校的教辅材料进行评议,择优选出若干套予以公告。各地市教材选用委员会根据当地教育实际和教科书使用情况。按照教科书选用的程序,从本省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一个学科每个版本选择一套教辅材料推荐给本地区学校供学生选用。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质量和非法盗印的监督检查,保证出版质量。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辅材料的价格管理。各级纠风部门要对教辅材料的管理和评议推荐工作实行严格监督。
   6.针对目前市场上教辅的粗制滥造现象。部分学校则进行“自产自给”。华师一附中副校长胡焰坤介绍,该校从2011年起在全校推行“自产”导学案和创新作业本,以提高训练效率、为学生减负。学校组织各年级骨干教师,在每个假期提前为学生编制新学期的“家庭作业”,并设计了供学生提前预习、思考使用的导学案。“学校规定,高一年级的学生习题训练只做教材和创新作业本上的,任何老师都不能推荐学生购买外面的教辅材料。高二和高三年级可适当增加教辅资料。”胡焰坤说,学校对创新作业进行了分层,基础题和拔高题都有标注,学生可以选做。数学每次课的作业量控制在40分钟内完成,其它学科控制在30分钟内完成。“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学习各类选修课,参加课外活动。”
   洪山中学校长柳水平介绍,该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推行统一“课堂文稿”(集教案、学生的学案、课内作业题、课外拓展题于一体)教学。“老师选编的习题针对性更强。学校禁止学生买教辅资料,这样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减轻了。”
   据悉,目前自编资料的学校,要么是向学生收取少量的印刷成本费,要么是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日前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学校组织开发面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辅助资源,免费提供使用。
   7.美国没有什么教辅书,更没有教辅市场。美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由州政府负责的,各个州可能会因“州”制宜而使用不同的图书;再加上美国私立、教会和公立学校体系繁多,每个学校因为学科设置和思想信仰不同也会使用不同的图书和教辅。以致美国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体系,自然也少有“标准化答案”的教辅书,更难以形成什么教辅市场了。
   美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义务教育,所有的图书都是由学校提供的。在每个年级开始之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领取,然后在每个学年结束之后交还学校。因此,除非学生损害或丢失了教科书,一般来说是不用花任何钱的。像英语课这样的文科一般还统一读一些名著,如《红字》、《双城记》等,这些辅助读物也是学校统一发放。
   教科书的设计也是美国没有教辅的一个重要原因。每个科目的教科书都是像电话本那种厚厚的一本,动辄几百页。里面的信息也是极为丰富,基本上能写的都写了,没有什么是教辅能补充的了。因此,在美国除了大学书店以外,一般书店基本上不卖教辅。
   公立学校本身也不鼓励学生们使用教辅。一来是避免有了昂贵的教辅,会增加低收入学生的家庭负担,是一种不公平;二来如果有了教辅以及教辅市场,那么有的教师或学校领导相比会利用此机会牟取私利,就会造成纳税人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利益的冲突,从而损害教育公平。
   8.钱学森一生都在解决问题,查看钱老生前记录,我们看到。他老人家只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前来探望自己的共和国总理温家宝提到过一个问题,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真正的素质不应只是知识和技能、专长和兴趣,更是一种身心健康,它包括身体的各项指标正常,如不会营养不良或过量,视力正常,体能合格等;它还包括心理健康,不自闭,不忧郁,不自私,不嫉妒,能自信,能耐挫,有爱心;它更包括思想品行好,如勤劳节俭、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乐于助人、尊重谦让、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热心公益、行为规范、说话文明等等。把素质教育看作只是知识、技能和特长的培养,是仍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只有把知识、技能和特长的学习培训和身心健康锻炼培养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这二者结合的素质教育中,身心健康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内核,更具有根本性。
   素质教育不是要教师培养出多少“精英”,而是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时期不用刻意去培养“精英”,“精英”的出现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环境的熏陶。教师的教育思想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依旧是“应试教育”观。环境的改变需要政策的推动,需要淡化考试,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状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学生才能不再为升学所累,才能静下心来考虑现在的学生需要怎样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怎样实现素质教育。
三、申论要求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依据“给定资料”,分析出现种种教辅乱象的原因。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教辅乱象长期存在,产生原因复杂,有市场需求、利益诱惑、教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庞大的社会需求使作者和出版商以赚钱为目的,瞄准了学生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第二,作为书店等图书销售企业而言,由于各种教辅又多又乱,良莠难辨,只好多进些种类,供家长们自己去挑;第三,与目前的教育评价制度紧密相关,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和家长为追求分数进行题海战术形成对教辅的大量需求;第四,教辅销售的利益链条把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学校、书店、书商等串联在一起,监督者和被监督者成了利益共同体,在利益面前潜规则大行其道,明规定形同虚设;第五,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心理恐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Y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