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某运输公司司机甲开车送货。开车至市区以后,甲仍以高速行驶,当车行至一路口附近时,甲由于疲劳驾驶精力不集中,将正在路边步行的一行人撞倒,行人当场死亡。甲见死了人,为逃避罪责,慌忙开车逃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立即展开了围追堵截。甲不但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
某运输公司司机甲开车送货。开车至市区以后,甲仍以高速行驶,当车行至一路口附近时,甲由于疲劳驾驶精力不集中,将正在路边步行的一行人撞倒,行人当场死亡。甲见死了人,为逃避罪责,慌忙开车逃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立即展开了围追堵截。甲不但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
admin
2014-11-19
37
问题
某运输公司司机甲开车送货。开车至市区以后,甲仍以高速行驶,当车行至一路口附近时,甲由于疲劳驾驶精力不集中,将正在路边步行的一行人撞倒,行人当场死亡。甲见死了人,为逃避罪责,慌忙开车逃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立即展开了围追堵截。甲不但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后车行至一个沿马路两边一字排开的露天集贸市场,马路上的人很多,但甲仍不减速,以致撞伤行人5名,其中2人重伤。后公安机关在郊区某人烟稀少的行车必经之路设置路障,甲看到无路可进,遂掉转车头,全力冲向本来一直追在后面的桑塔纳警车,警车中的5名公安干警,2人牺牲
选项
A、甲第一次在路口撞人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B、甲第二次在集贸市场撞人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C、甲第三次在郊区撞向警车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妨害公务罪
D、对甲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
D
解析
甲的第一次撞人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甲的第二次撞人行为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为其行为针对的是不特定的公众,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甲的第三次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因为甲故意掉头冲向警车,有杀人的故意,同时即便将这种行为解释为妨害公务,如果造成了执行公务的人员重伤或死亡的,也应按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对甲应数罪并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n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依秦律,下列案件中,属于官府应当受理的“公室告”的是()。(2016法单16)
下列关于《大清民律草案》与《中华民国民法》编纂体例的表述,正确的是()。(2014单44)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职业的说法,正确的有()。(2017多48、2017法多23)
某设区的市政府出台《规范操办酒席行为实施办法》,办法规定除婚嫁酒、丧葬酒外的其他一律视为违规酒席,下嫁不准操办酒席,“同时规定:群众操办婚嫁酒须填写申报表并报区政府备案。”对此正确的是()。(2019单4)
近年来,我国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规定,比如,对老年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给予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可以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2012法多22)
我国《刑法》第307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甲通过贿买等方式阻止目击者作证,情节严重,依法判处甲有期徒刑七年。法院在该案中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是
晋律确立了“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下列选项中属于“五服”之亲的有()。(2013法多29)
依照唐朝律法的规定,告发或咒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而别籍异财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
下列国家中,属于大陆法系国家的是()
随机试题
补心气口服液处方中的主要药味是
A.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障碍B.胆红素生成过多C.肝内胆汁淤积D.肝外胆汁淤积E.肝细胞排泌结合胆红素功能障碍Dubin-Johnson综合征表现为
某厂产品出厂检验采用GB/T2828.1,其正常二次检验方案为:已知第一样本中发现1个不合格品,且此批产品最终被接收,则第二样本的状况为()。
旅游交通的运输原则是()。
下列关RIP协议的叙述,正确的有()。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980~1995年间,哪一年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既低于前一年,又低于后一年?()
村民陈三经村委会批准在一宅墓地建房,陈三先在所批地东头建了二间,正在兴建西头二间时,村委会张主任以陈三已建二间房屋足以居住为由出面制止。陈三则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乡政府并经乡土管所同意,责令陈三立即停止
小张是某公司营销部员工。公司经理对他说:“如果你争取到这个项目,我就奖励你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给你项目提成。”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该经理没有兑现承诺?
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的是()
“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这个命题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