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3岁。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25天,腹部移动性浊音(+)。既往体健。血清总胆红素238μmol/L,直接胆红素148.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4U/L。HBsAg(+)、HBeAb(+)、HBcAb(+)、HBV-DNA3

admin2018-09-06  7

问题 患者,男,43岁。极度乏力,食欲明显下降25天,腹部移动性浊音(+)。既往体健。血清总胆红素238μmol/L,直接胆红素148.8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4U/L。HBsAg(+)、HBeAb(+)、HBcAb(+)、HBV-DNA3.0×103U/ml。下列不符合该患者肝脏病理学改变特征的是(          )。

选项 A、坏死面积小于1/2
B、再生结节周围由胶原纤维包绕
C、可见胆小管增生
D、坏死区域充满红细胞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是一个慢性乙肝的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1)肝实质的退行性变和坏死。
①肝细胞水样变性,亦称气球样变,严重时可类似植物细胞样改变。
②肝细胞坏死包括凝固性坏死和溶解性坏死,前者坏死后成为嗜酸性小体。而溶解性坏死,根据其范围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点状坏死、灶性坏死、多小叶坏死、大块坏死及亚大块坏死,还有碎屑样坏死和桥性坏死。
③肝细胞脂肪变性。
④肝细胞淤胆,毛细胆管和小胆管淤胆。
⑤其他肝细胞退行性变还包括脂褐素沉积、嗜酸性颗粒变性、核空泡等。
⑥小胆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排列极性紊乱,上皮细胞间可有炎细胞浸润,在肝细胞大片坏死时可见小胆管大量增生,胆管上皮细胞向肝细胞移行。
⑦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常伴有肝细胞的修复和增生,甚至形成假小叶。
(2)肝间质病变和炎性浸润。
①肝组织的炎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单个核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还可见淋巴细胞攻击肝细胞现象。肝窦库普弗细胞常增生、活跃。
②肝脏间质增生、间隔形成及纤维化,特别是出现碎屑状坏死时,纤维组织随碎屑状坏死之炎症反应伸入肝小叶。桥性坏死后常形成新的纤维隔。当肝细胞大片坏死时,塌陷的网状支架亦可转化为胶原纤维,参与纤维隔形成。
慢性肝炎时,肝脏贮脂细胞可增生并转化为纤维细胞。故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Jd8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