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及作用。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及作用。
admin
2020-01-05
52
问题
简述两税法的内容及作用。
选项
答案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唐王朝对国家税收体制作出重大调整。在继承先前地税和户税征收精神的前提下,废止已陷入困境中的租庸调制,改行统一按每户的实有田亩和资产征税,每年分夏秋两次交纳,是为两税法。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2)不分主户(当地土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人户籍,交纳赋税。(3)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根据资产定出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定税计钱,折钱纳物,即以钱计算税额,折合成实物交纳;根据田亩数量征收地税,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年)的垦田数字为准,交纳谷物。(4)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税额初为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5)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要在6月交完,秋税要在11月交完。(6)“量出制人”。中央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 两税法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它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户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两税法的进步意义:(1)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徭、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2)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又此法规定按土地资产的多少征税,比租庸调不管居民有多少土地资产,一律按丁征税合理。这样的一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3)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两税法存在的弊病:实行两税法后,土地兼并由于不再受任何限制而越发严重。两税法规定量出制人,致使税额不断增加,而且后来两税之外又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两税法规定户税钱要折合成布帛交纳。后来由于货币不足,出现了“钱重物轻”的现象,即货币增值,物价下跌,致使纳税者的实际负担增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SD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恐怖主义。它与传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的控制
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曾经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恩格斯逝世后,在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的思潮,首先鼓吹这一思想的是德国民主党的一个重要首领,此人是()。
在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民主革命领导力量的是()。
苏联“十四大”“十五大”后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
下列会议中。讨论有关对日本法西斯问题的有()。①开罗会议②德黑兰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波茨坦会议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试评新文化运动。(苏州大学2001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真题;武汉大学2003年中华民国史真题;安徽大学2006年中国近代史真题)
孤立主义
随机试题
若f(x)=e-x,则=()
A胎盘残留B胎盘粘连C胎盘剥离不全D胎盘嵌顿E胎盘植入胎盘未剥离时过早挤揉子宫可造成
下列辨证方法主要用于外感温热病的是
可治疗一切食积的方剂是
监理合同规定,监理人的权利有( )。
钻孔设备的钻杆受力有()。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税税额。
落实旅游企业的主体责任。各旅游企业要依照法律法规主动规范经营服务行为。旅行社要坚决抵制“()”、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
确立楚庄王霸主地位的重要战争是()
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