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从法理学角度论述法与国家的关系。
从法理学角度论述法与国家的关系。
admin
2019-01-24
87
问题
从法理学角度论述法与国家的关系。
选项
答案
法与国家的关系为: (1)国家是法律存在的政治基础。国家权力是法的支持和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是法的产生和发展直接的推动力之一。从长时间的联系来看,国家政权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的法得以产生的政治前提;政权的稳固是法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政权职能和发展也推动了法的内容和作用的变化。 第二,国家权力是创制法的直接力量。国家权力是创制法的直接主体,借助于国家权力,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利益和意志。 第三,国家权力以其强制力参与和保障法的实现。在现代社会,法的实施和实现除了依靠传统、习惯、舆论、利益引导等积极因素外,也必须依靠国家权力的支持。 (2)法律也对国家权力起到支持和制约的作用。法律不是完全依附于国家,而是具有相对于国家权力的独立性的。这使得它能够对国家权力的运行及其结果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法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法的调整能力使得法有可能,也必须把国家权力纳入法律调整,但这并不是说法律可以脱离国家权力而存在。具体而言,法对国家权力的支持和制约作用表现在: 第一,法确认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国家权力需要借助合法性信念来巩固自身,而法律是确立现代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第二,通过法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这就是说,以法律来规定国家机构的权限和职责范围,保障各个机构各司其职、各安其位。 第三,通过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法律作为一种有效的约束手段,可以把国家权力分散到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机关,使得权力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时又可把国家权力的各部分整合为统一的等级体系,使得权力之间通过相互配合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法有助于提高国家权力运行的效率。法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规定了方向、原则和界限等,以此促进国家权力行使的合理化。这种合理化意味着其运行效率的提高。法还可通过传播一定的价值观来发挥其思想教育作用,为提高国家权力的运行效率、完成其功能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T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单选12)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
(2013年单选38)依照唐律的规定,因“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杀人是()。
(2006年单选36)中国历史上首次采用十二篇编纂体例的封建法典是()。
(2009年单选28)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是()。
(2013年单选17)关于我国的宪法监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5年分析6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宪法学有关理论和我国宪法的具体规定回答问题。某区政府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教育局副局长,报名参选的刘××脱颖而出,笔试、面试总成绩获第一名,组织部门的考察也认为“该同志具备了一个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要求”。然而,由于
(2008年单选2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核心是()。
(2012年单选32)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
(2011年分析68)2009年5月,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本省与外省两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在该案审理之前,审判人员先后接到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的多份批示,指出该案涉及本省重大经济利益,要求审判人员公正审理。经审理,法院判决本省当事人一方败
试述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随机试题
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其提出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
女性,18岁,腹泻2周后出现心悸,ECG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下述哪项不符合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
增液承气汤的功用是()。
给予10公斤重的11个月的婴儿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按体表面积计算应为(成人剂量1次400mg)
甲于2002年4月20日经其婆婆乙同意后为乙投了一份简易人身保险,指定受益人为乙之孙、甲之子丙,丙当时10岁。保险费从甲的工资中扣交。交费2年后,甲与乙之子丁离婚,法院判决丁享有对丙的抚养权。离婚后甲仍自愿按每月从自己工资中扣交这笔保险费,从未间断。200
下列各项中,有权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的有()。
金融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走上了法制轨道。
在段页式管理中,如果地址长度为32位,并且地址划分如下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系统页面的大小应为(1)KB,且(2)。(1)
WhichofthefollowingisNOTincludedinthenewsheadlin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