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论述。

admin2014-03-10  57

问题 武帝时西汉与匈奴和战关系论述。

选项

答案匈奴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逐水草而迁徙”,也从事农业生产。周秦之际,匈奴人的势力强大起来。时常向内地侵扰。秦朝时曾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族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并不断征战,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西汉建立后,一直把处理与匈奴的关系当作国家大政。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汉初屈辱性的“和亲”阶段、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战争阶段和“昭君出塞”以后的和睦相处阶段。 汉初,由于经济亟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汉高祖只好采取“和亲”的政策,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文景时期,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但是“和亲”的政策并没有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他们的骑兵时常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为了抵御匈奴,文景时也做了一些防备工作,准备对匈奴进行反击。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元光二年(前133年),匈奴贵族侵扰代郡、雁门一带。汉武帝采纳大行王恢的意见,对匈奴进行反击。其战略是诱敌深入,乘机歼灭。这次诱敌虽然失败,但从此揭开了西汉对匈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在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间进行的,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 第一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7年。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河北怀来县)、渔阳(北京密云县),汉武帝派将军卫青、李息率兵出云中(内蒙古托克托旗),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西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内蒙古杭锦旗)和五原郡(内蒙古五原)。又下诏募民屯田,建立了反击匈奴的基地。 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21年。匈奴贵族虽然遭到失败,仍然凭借着河西走廊控制着西域,并于前122年派骑兵万余人攻入上谷,进行侵扰。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兵激战,大获全胜,俘虏了匈奴的王公、贵族等。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大破匈奴军,杀匈奴军3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这次战役之后,匈奴贵族内部分裂,浑邪王率4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又先后在这里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称“河西四郡”。这就打开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匈奴贵族并没有因前两次的失败而停止南下骚扰。元狩三年(前120年)又一次南下,掠去千余人。为了彻底击溃匈奴,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次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率10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匈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这次战役采取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历尽艰难险阻,英勇作战,将匈奴单于的主力全部歼灭。霍去病越过沙漠。同匈奴的左贤王接战,大败匈奴,凯旋而归。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但是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封建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ZU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