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你?父母、伴侣还是朋友?恐怕对于如今的很多人来说,答案是自己的手机。它知道你每天几点起床、何时入睡、走了多少步路程,知道你喜欢看什么文章、听什么音乐,它记录了你跟谁聊天的频率最高。知道你每一笔网购都花在了哪里……透过

admin2020-10-17  40

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个世界上谁最了解你?父母、伴侣还是朋友?恐怕对于如今的很多人来说,答案是自己的手机。它知道你每天几点起床、何时入睡、走了多少步路程,知道你喜欢看什么文章、听什么音乐,它记录了你跟谁聊天的频率最高。知道你每一笔网购都花在了哪里……透过一个个软件,它甚至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今,技术的发展不仅让它更“懂”你,而且更会投你所好。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软件刷了一会儿搞笑视频,从此以后它向你推送的搞笑视频就多了;搜索了一次某类服装,关于这类服装的广告推送马上就发送到你手机里;浏览了某明星的八卦,该明星的八卦此后就源源不断地为你推送过来……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叫“算法”的东西根据你的喜好特意推荐给你的。其出发点似乎也无可厚非:既然你关注此类信息,我就主动给你多提供此类信息,照顾你阅读偏好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岂不是双赢?
的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善解人意”的算法可以随时精准抓取信息,帮助人们在泛滥的信息中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舒适度。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算法个性化推荐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
不过,也有人反思,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固然舒适高效,但是否存在简单片面的问题。就好比一个孩子喜欢吃糖,如果他越爱吃、越想吃,你就越给他吃,他可能就会变得偏食,吃完糖也许就不愿意好好吃饭了。同理,如果总是被自己喜欢看到的信息填满,我们是否还有时间和精力去看那些不那么“好看”但却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长此以往,我们是否会成长为一个“信息偏食”者?无疑,长期“信息偏食”,将会使我们在无意识中缩窄自己的眼界。
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就提出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在信息传播中。公众往往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身处“信息茧房”之中,有如把自己封闭在回音室里,每个人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回音,相同的意见会不断被重复,不同的观点会被过滤,这无异是一个作茧自缚的过程。互联网世界,算法获取信息的方式无疑大大加强了信息茧房效应。
互联网的发明,原本是用来让我们更高效便利地获取信息、拓展视野的,但新技术却往往存在双刃剑效应,驾驭它的人需要格外小心。其实,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信息茧房本就一直存在,人们一旦形成观念,总是倾向于抱持固有的认知。只不过,在互联网世界,这种信息茧房效应被进一步放大,甚至被商家加以包装利用,迎合人们的懒惰心理,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新知,一直是打破信息茧房最有效的手段。而在互联网时代,还要多做一点,就是打破对碎片化信息的被动接受,主动去学习成系统、成体系的知识。如此,才不至于沦为“信息偏食者”。
                                                                                                                                         ——《人民日报》(2019年06月02日)
运用辩证法原理分析算法个性化推荐越来越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的原因。

选项

答案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互联网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个网民都是互联网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算法这种中介技术就是根据用户上网提供的信息,利用联系的普遍性投你所好提供更多用户喜好的内容来增加用户的黏性。辩证法认为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面对汹涌而来的海量信息,“善解人意”的算法可以随时精准抓取信息,帮助人们在泛滥的信息中滤掉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舒适度。因此这种算法个性化推荐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g14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