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1:《唐律疏议.名例律》(卷六):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材料2:《大明律.吏律》(断罪无正条):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1:《唐律疏议.名例律》(卷六):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材料2:《大明律.吏律》(断罪无正条):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
admin
2019-01-15
49
问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1:《唐律疏议.名例律》(卷六):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材料2:《大明律.吏律》(断罪无正条):凡律令该载不尽事理,若断罪而无正条者,引律比附。应加应减,定拟罪名,转达刑部,议定奏闻。若辄断决,致罪有出人者,以故失论。
(1)上述材料体现了古代法律的何种适用原则?
(2)请根据材料1简要说明唐代对该原则的适用情形及该规定的意义和作用。
(3)请对比材料1、2说明明代在该原则适用上的主要变化。
(4)请根据材料2说明明朝适用该原则的程序和擅用该原则的法律责任。
选项
答案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古代法律适用的类推原则。(回答为“比附断罪、引律比附原则”亦可) (2)对唐律中无明文规定但又需要予以惩处的犯罪行为,凡应减轻处刑的,应列举重罚条款的类似规定,比照从轻处断;凡应加重处刑的,则应列举轻罚条款的类似规定,比照从重处断。唐律的这一规定体现了司法官类推断狱的严格要求,反映了唐朝对于类推适用的基本价值取向:既予以认可,以发挥现行律典的灵活补充作用,又予以规范和限制,以防止其破坏国家法制。 (3)明代该原则在适用上的变化体现在:①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凡是律无正条的,都可以适用比附。②规定了比附断罪的适用程序和法律责任。 (4)对于适用比附的,在拟定好罪名及其量刑加减后转刑部议奏。如果未经议奏而擅用比附而致出入人罪的,以故失出人人罪论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hH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综合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年真题)大学生小吴参加一次普法宣传,当有群众问他什么是“立法”时,小吴解释说:“在我国,立法就是国家机关根据各自的需要创制新的法律文件的活动。”请结合法理学关于法的制定的知识和原理,对小吴的上述解释进行分析。
(2011年真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
(2006年真题)刘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中“子女”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这里的“子女”仅指成年子女,不包括未成年子女。刘法官的这一解释属于
(2011年真题)检察官李某系中共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
(2006年真题)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15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
(2009年真题)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2009年真题)元朝法律规定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
(2012年真题)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国家领导人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2005年真题)因果联系原则是法律责任归责的一个重要原则,它的含义是
简述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特色的体现。
随机试题
从行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来看,行业的产品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迅速扩张,行业内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迅速增长,则该行业属于()。
下列关于肝肾综合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患者,腹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苔白腻,脉弦。方选
肉桂具有的功效是()
会计机构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影响接力跑成绩的关键技术环节是传、接棒技术。()
商品生产中,有一系列经济规律,而其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牛津条例》
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是()。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于大自然的万物,无暇顾及人为的事物。于是在朦胧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______;在月光下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下只觉得______;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
当电源关闭后,下列火于存储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