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①生物体都具有感觉器官,无论是感知物理信息抑或检测化学信息的这些自然感测器,都是生物体藉以获得生存必需信息的良好帮手。然而人要获得客观世界的大量信息,光凭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是远远满足不了的,必须借助人造的各类感测器。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存在于生物
①生物体都具有感觉器官,无论是感知物理信息抑或检测化学信息的这些自然感测器,都是生物体藉以获得生存必需信息的良好帮手。然而人要获得客观世界的大量信息,光凭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是远远满足不了的,必须借助人造的各类感测器。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存在于生物
admin
2014-11-07
38
问题
①生物体都具有感觉器官,无论是感知物理信息抑或检测化学信息的这些自然感测器,都是生物体藉以获得生存必需信息的良好帮手。然而人要获得客观世界的大量信息,光凭人类自身的感觉器官是远远满足不了的,必须借助人造的各类感测器。
②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2000多种不同的酶。由于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担任催化剂作用的酶具有严密的对象选择性,即某一种酶只促成对应的某种对象的化学反应,科学家们就巧妙地设计出各种带不同酶的生物类化学感测器。为了克服酶会溶于水而不能反复使用的技术难题,他们又将酶涂布在高分子膜上,然后将这种带酶的膜放进所测试的采样中,催化受质(待测的特定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在膜附近产生或消耗的其他化学物质,通过膜上带有的碳电极测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变化,就能间接地计算出原受质的浓度。这样,只要使用不同的酶,便可制成测定各种不同化学物质的生物感测器了。
③这种生物感测器是高技术的结晶。它利用了先进的印刷和半导体加工技术。先在基板上印刷碳电极,再印刷附着特定酶的膜,之后裹上多孔的高分子膜,类似集成电路的制作。一般是在同一基片上制成大量感测元件,只要将它们切开,就能同时制成多枚生物感测器。
④如今科学家已不满足于上述利用物质电特性制成的生物感测器,他们又投入以物质的光特性为基础的光纤传感类的新型生物感测器的研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全文有四段(已标明序号),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全文四段是总论、分论、再总论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vO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GCT工程硕士(语文)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GCT工程硕士(语文)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年真题)图1.1中,大长方形被平行于边的直线分成了9个小长方形。其中位于角上的3个长方形的面积已经标出,则右下角上第4个小长方形面积等于[]。
在下面两段文字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①为了蝇头小利,一些人不惜头破血流,______几张“大团结”就可以“收购”某些人的廉耻心、自尊心,______骨头和灵魂。②一个人______不懂得正确意见只能是对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描写雏鸟对作者十分信赖的最典型细节是:
给青年歌德带来世界性声誉的作品是他的书信体小说______。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关联词。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这么一只小船。②他的动作完成得简直无可挑剔,______全体裁判员无一例外地亮出了满分。③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___
选出表现作者对咬人草态度的句子。画线a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西湖雨夜苏轼咏西湖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大
选出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荷花水鸟图》是清初著名画家______(别号“八大山人”)的代表作之一。
随机试题
“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两句的作者是()
患者,男,19岁。从7米高处坠落后腹痛30分钟。查体:面色苍白,血压60/45mmHg,脉搏120次/分,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为明确有无内脏损伤,下列检查应最先进行的是()
上腹部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最常见于
A.动风先兆B.肝风内动C.中风D.痹病E.痫病
女,36岁,确诊肾病综合征,血白蛋白15g/L。近两日感右侧腰部隐痛,尿色偏深,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RBC20-40/HP,WBC0~2/HP,B超: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应首先考虑的合并症是
下列关于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平面一般力系半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两辆同一型号的汽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同速直线前进,每车最多能带15桶汽油(连同油箱内的油)。每桶汽油可以使一辆汽车前进50千米,车都必须返回出发地点,两车均可以借对方的油。为了使一辆车尽可能地远离出发点,另一辆车应该在离出发点()的地方
Accordingtothespeaker,whyisitagoodtimeforD-l-Ypaint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