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矩形截面梁的中点作用有集中力F,已知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测得梁中性层上一点K处沿图示45。方向的线应变为ε45。,则集中力F的大小为( )。
矩形截面梁的中点作用有集中力F,已知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测得梁中性层上一点K处沿图示45。方向的线应变为ε45。,则集中力F的大小为( )。
admin
2014-07-25
53
问题
矩形截面梁的中点作用有集中力F,已知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测得梁中性层上一点K处沿图示45
。
方向的线应变为ε
45
。
,则集中力F的大小为( )。
选项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纯剪切应力状态及广义胡克定律的应用。梁中性层上一点K的应力状态为纯剪切,且
将已知条件带入并化简可得
故选A。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0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设防烈度8度,场地类别Ⅰ类,房屋高度如题图所示。则其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
某高层框架结构,乙类建筑,高度26m,抗震设防烈度6度,场地类别为Ⅲ类,柱的断面为6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已知:底层框架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设计值为4500kN;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设计值为1400kN。该柱的轴压比为(
某高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梁端弯矩设计值为:左端Mbl=273.1kN.m,右端Mbl=448.5kN.m,与地震作用组合时的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设计值VCb=128.6kN,梁的跨度ln=6m,计算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Vb(kN
上海市区有10层的框架结构,丙类建筑.沿高度质量和刚度均匀。层高4.00m,已知房屋总高度H=40m,房屋总宽度B=30m,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房屋总长L=50m。第一、第二振型如题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20000kN,结构阻尼比
一红松(TC13)桁架轴心受拉下弦杆,截面为b×h=100mm×200mm。弦杆上有5个直径为14mm的圆孔,缺孔的分布如题图所示。正常使用条件下该桁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试问,该弦杆的轴心受拉承载能力(kN),与下列()项数值最
题9~14: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淤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1-19所示。
题1~4:某多层配筋砌块剪力墙房屋,总高度26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其中某剪力墙长度5.1m,墙体厚度为190mm,如图1-18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计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500kN.m,轴力设计值N=1300k
题1~4:某多层配筋砌块剪力墙房屋,总高度26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其中某剪力墙长度5.1m,墙体厚度为190mm,如图1-18所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墙体计算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500kN.m,轴力设计值N=1300k
某单层单跨工业厂房建于正常固结的黏性土地基上,跨度27m,长度84m,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厂房基础完工后,室内外均进行填土:厂房投入使用后,室内地面局部范围有大面积堆载。堆载宽度6.8m,堆载的纵向长度40m。具体的厂房基础及地基情况、地面荷载大小
利用朗肯理论计算填土中存在地下水的挡土墙土压力,若地下水位下降则土压力的大小( )。
随机试题
子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就管理本身而言,管理的效能等于目标方向与工作效率的()
对于如何发现文学所负载的文化意义这一问题,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们把文学一文化阅读分为【】
Why______didyoutakethedogintothechurchyard?
肺循环是
某村村民赵某与村委会签订了书面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承包经营一幅10亩的耕地,但未进行登记。经营一段时间后,赵某想与同村村民张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因村委会不同意而没有成功。后赵某全家进城打工,赵某又想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同村村民李某,也因村委会不同
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敏敏隐瞒了自己的病史,体育课上敏敏旧病复发,摔倒磕伤,被紧急送往医院。对于敏敏所受的伤害,()应承担责任。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选择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