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体系何时建立?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汇率制度有何特点?1993年作出何种调整?原因何在?与以往相比,此次调整优点何在?(中央财经大学)

admin2014-12-30  43

问题 欧洲货币体系何时建立?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汇率制度有何特点?1993年作出何种调整?原因何在?与以往相比,此次调整优点何在?(中央财经大学)

选项

答案(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联合浮动依然存在,而联合浮动极易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冲击,为制止汇率的剧烈波动,促进欧共体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欧共体各国在1978年12月5日的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就法国总统德斯坦的新建议达成一致,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简称EMS)。后因前联邦德国与法国在农产品贸易补偿问题上发生争执,该体系延至1979年3月方正式建立。 (2)欧洲货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简称EMCF);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简称ERM)。 1)欧洲货币单位。欧洲货币单位类似于特别提款权,其价值是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加权平均值,每种货币的权数根据该国在欧共体内部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规模确定。以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欧洲货币单位具有币值稳定的特点。该计算方法也决定了在ECU的组成货币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英镑是最为重要的三种货币。欧洲货币单位的创设是欧洲货币体系与联合浮动的最大区别所在,其发行有特定的程序。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作为欧洲稳定汇率机制的标准;作为决定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中心汇率的参考指标;作为成员国官方之间的清算手段、信贷手段以及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 2)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为了保证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欧共体于1979年4月设立了欧洲货币合作基金,集中起成员国各20%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作为发行欧洲货币单位的准备。由于各国储备数量以及美元和黄金价格处于变动之中,该基金每隔一段时间便要重新确定其金额。欧洲货币合作基金的主要作用是向成员国提供相应的贷款,以帮助它们进行国际收支调节和外汇市场干预,保证欧洲汇率机制的稳定。 3)稳定汇率机制。稳定汇率机制是欧洲货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该机制的安排,汇率机制的每一个参加国都确定本国货币同欧洲货币单位的(可调整的)固定比价,也即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并依据中心汇率套算出与其他参加国货币相互之间的比价。稳定汇率机制通过各国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上的强制性干预,使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限制在允许的幅度以内。也就是说,如果两种货币的汇率达到允许波幅的上限或下限时,弱币国货币当局必须买入本币以阻止其进一步贬值。相应地,强币国货币当局必须卖出本币以阻止其继续升值。通过这种对称性的市场干预,欧共体得以实现汇率机制的稳定。 (3)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即为稳定汇率机制(参上)。成员国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其特点有二: 1)双重中心汇率体系。欧洲货币单位是欧洲汇率机制的中心,各国货币问的汇率以其与欧洲货币单位的中心汇率为基础,形成一个网状的平价体系(有人称为“平价网体系”),从而为稳定汇率机制规定了运行的框架。除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初对各国货币汇率做出的最大波幅限制以外,1978年7月欧共体不来梅首脑会议制定的偏离指标也是稳定汇率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指标表示的是一国货币汇率与中心汇率的偏离程度,在欧洲汇率机制中发挥着预警作用。 2)双重汇率干预方法。稳定汇率机制的干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边际干预;另一种是边际内干预。边际干预指成员国货币汇率波幅达到或接近最大允许波幅(±2.25%)时,其货币当局采取强制性的市场干预,使汇率重新接近中心汇率。由于干预点的分布是对称的,所以边际干预也是对称的。边际内干预,是指当成员国汇率的波幅达到偏离临界值时,有关国家的货币当局应进行磋商,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这是一种预防性的干预,不具备强制性约束力,但对减少欧洲汇率机制内的汇率波动和推动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由于偏离临界值在成员国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边际内干预也具有不对称的成分。 当成员国货币汇率偏离界限而无法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和其他相关政策加以纠正时,就必须对整个平价体系做出调整。 如果不考虑1992年发生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则该稳定汇率机制的运行还是基本成功的:首先,它促进了成员国货币间汇率的稳定;其次,汇率机制的稳定有利于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差异的缩小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状况的改善;最后,汇率机制的稳定扩大了欧洲货币单位在官方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为最终发行单一货币创造了条件。 (4)1993年后,欧洲汇率制度的中心汇率波动幅度由±2.25%扩大到±15%。之所以对中心汇率波动幅度进行调整,是因为欧洲汇率机制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它要依靠几个主要大国的货币如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之间的汇率稳定,而这几个大国各自面临着不同的国内经济问题,它们之间的经济政策也难以协调,这样它们之间的汇率也难以保持稳定;它要依靠各国在市场上干预才能达到汇率的稳定,而干预的力量又主要取决于成员国储备的多寡。 显然,这种汇率制度既过分依赖大国,稳定性差,而且成本也太高。各国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现实差异、在经济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的欠缺,以及是否愿意让渡货币主权方面的态度变化,都对欧洲货币体系及其汇率机制的运行形成冲击,而稳定汇率机制的波动幅度只有±2.25%,汶使稳定汇率机制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不强。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的货币汇率剧烈动荡,1992年9月爆发的“9月危机”,是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以来的最大一次危机,这几乎使欧洲货币体系崩溃,英镑和里拉由于无法维持汇率的波动幅度而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各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才决定把浮动范围扩大到±15%。 (5)这次调整扩大了汇率波动的幅度,与以往狭窄波动幅度相比,它有两个优点:一是消除了提前调整汇率波幅的做法,从而也消除了投机者获利的可能性;二是扩大了各国中央银行不必干预的区间。这样一来,各成员国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以便采取旨在加强经济趋同性的措施,而经济趋同是货币稳定的前提。这就为欧洲货币体系的继续良性发展和欧元面世打好了基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3z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