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admin
2021-09-20
35
问题
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选项
答案
(1)犯罪对象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侵犯或直接指向的具体事物(人、物、信息),而犯罪客体是法律所保护的为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利益。 (2)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之一,而犯罪对象仅是犯罪客观方面中的选择性要素之一。 (3)任何犯罪都必然侵害一定的社会利益,即侵害一定的客体,但是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犯罪的侵害。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7V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收买被拐卖的张某后,为让其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妻子,强行与张某发生了性关系。对甲的行为()(2013年一专一第17题)
甲雇用乙杀害胡某,并且带乙辨认了胡某,乙在某夜将王某误做胡某杀害()(2012年一专一第10题)
简述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2011年一法专一第34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设立一合伙企业,甲被推举为合伙事务执行人。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甲在任职期间有权单独实施的行为是()(2013年一法专一第1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邻接权客体的是()(2012年一专一第34题)
甲村为了灌溉A地,与乙村签订书面合同,约定:甲村每年支付乙村4000元,在乙村的水库取水10000立方米,期限20年。合同签订后,双方办理了权利登记。一年后,甲村将A地发包给丙。后丙将部分承包地转包给丁。(2017年一专一40题,2017年一法专一第2题)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2010年一专一第29题)试说明:主犯与首要分子之间的关系。
我国刑法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016年一专一第57题)请分析:“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
甲进入乙家行窃,乙将其制服并报警,在等待警察期间,乙多次击打甲头部,致其重伤,乙的行为应认定为()(2016-法专-4题)
“任何人不应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请对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7年一专一第55题)
随机试题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范围是交通运输类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提供环评服务的项目是( )。
已知某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某工作A有两项紧后工作B和C。工作B和C总时差分别为5d和7d,工作A与工作B和C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别为5d和4d,则工作A的总时差为()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与()有关。
和谐社会可以理解为()。
范畴错误,又称范畴谬误,是指将既有的属性归属到不可能应该拥有该属性的对象上,为语义学或存在论的错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范畴错误的是:
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起源于()。
Whoisthevisitor?
Everybodywantspayingproperlyforwhattheyd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