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曾向媒体介绍,青蒿素研究的难点在于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此外提取方法也需要突破,后来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取了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这表明( )。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曾向媒体介绍,青蒿素研究的难点在于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此外提取方法也需要突破,后来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取了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这表明( )。
admin
2018-08-28
31
问题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曾向媒体介绍,青蒿素研究的难点在于对青蒿科属的选择上,此外提取方法也需要突破,后来屠呦呦受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改进了提取方法,采取了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最终获得成功,这表明( )。
选项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该研究是一种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C、科学实验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A,D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Bn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财产的所有权。
一晚,张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回家途中,撞上路边停靠的小货车,张某未停车查看,继续前行,又接连撞上三辆车和一名行人,该行人受重伤。张某的行为构成()。
“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甲欲购买乙的游艇,双方协商后,甲同意3天后正式签订买卖合同,并先交1万元给乙,乙出具收条并写明:“收到甲的订金1万元。”3天后,甲发现乙故意隐瞒了该游艇证照不齐的事实,遂拒签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中华民族正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冲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行百里者半九十”体现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
村民赵某因家里人口多,住房紧张,向乡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经乡人民政府土地员刘某批准后,即开始画线动工,邻居申某和崔某发现赵某占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宅基地,即同赵某交涉。赵某申辩说建房是按照批准文件画线动工,不同意改变施工计划。如申某和崔某申请复议,应当向(
从理论上讲工资上涨过快,容易导致()。
汉字作为典型的表意文字,虽然其象形部分目前已不占重要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造字方式是形声字,但汉字形声字的形符仍然具有表意功能。形符的作用除了和声符结合成字外,就是显示字义的性质和类属,或表示与字有关联的事物与现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某民政局局长利用职务之便,擅自将上级拨发的救灾款项以个人名义给下属的某国有投资公司使用,给救灾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该局长的行为构成()。
随机试题
某甲共育有三儿一女,2000年甲在公证机关公证下立A遗嘱将其财产给予其小儿子所有,后因与小儿子关系恶化,甲又自书B遗嘱决定将财产给予其二儿子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不选择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急性肾炎引起水肿的原因主要为
A.腹胀B.腹痛C.呕吐D.进行性黄疸E.血尿淀粉酶升高胰头痛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某2×300MW火力发电厂,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接入220kV配电装置,220kV采用双母线接线。每台机组装设3组蓄电池组,其中2组110V电池对控制负荷供电,另1组220V电池对动力负荷供电。两台机组的220V直流系统间设有联络线,蓄电池选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
下列关于墙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时,下列各项中,不得允许在计算增值额时扣除的有()。
"Itcan’tbedone."BoyanSlatheardthisoverandoverwhenhefirstproposedawaytocleanupmillionsoftonsofplasticpo
甲、乙各以20%与80%的份额共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丙。现甲欲将自己的份额转让,请问下列表述中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太虚絪缊之气聚而生人物,人物死而散为气,其清者重返于太虚。聚散、生死是自然变化的必有之几。气聚为人而可见,这是“明”;人物死散而不可见,这是“幽”。从生到死,是从“明”转变为“幽”,而不是从“有”消灭为“无”。然而,人的善恶对“生”有何意义,对“死”有何意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