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3/2/35)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3/2/35)
admin
2021-01-31
32
问题
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03/2/35)
选项
A、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B、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乙同时构成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但不应数罪并罚
C、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丙构成抢劫罪
D、丁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田某顿时警觉,拽住皮包带不放。丁见此情景,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丁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抢夺罪
答案
A,B,D
解析
A选项,“第二天早上”才实施暴力,不具有当场性,不能转化为抢劫罪,而应以盗窃罪、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B选项,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枪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苦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项规定,抢夺致人重伤为抢夺罪的情节加重犯。注意: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实施抢夺公私财物行为,构成抢夺罪,同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后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想象竞合)定罪处罚,此解释现已废止。无论依哪个解释。均只按一罪论处。
C选项,“顺势踹了李某一脚”未达到压制反抗、他人可能伤亡的程度,不能构成抢劫罪的“暴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6年)第3条第2款规定,对于以摆脱的方式逃脱抓捕,暴力强度较小,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可不认定为“使用暴力”,不以抢劫罪论处。
D选项,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夺取他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的,以抢劫罪论处。类似解释见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条第2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x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公务员交流方式?(2014年卷二85题)
程序正当是当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遵守程序是行政行为合法的要求之一。下列哪些做法违背了这一要求?(2014年卷二77题)
关于公务员录用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卷二43题)
甲驾车将昏迷的乙送往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用。随后赶来的乙的家属报警称甲驾车撞倒乙。急救中,乙曾短暂清醒并告诉医生自己系被车辆撞倒。医生将此话告知警察,并称从甲送乙入院时的神态看,甲应该就是肇事者。关于本案证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年卷二67题)
下列哪一选项所列举的证据属于补强证据?(2014年卷二28题)
甲、乙(户籍地均为M省A市)共同运营一条登记注册于A市的远洋渔船。某次在公海捕鱼时,甲乙二人共谋杀害了与他们素有嫌隙的水手丙。该船回国后首泊于M省B市港口以作休整,然后再航行至A市。从B市起航后,在途经M省C市航行至A市过程中,甲因害怕乙投案自首一直将乙捆
关于犯罪嫌疑人的审前羁押,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4年卷二31题)
未成年人郭某涉嫌犯罪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在审查起诉中,经羁押必要性审查,拟变更为取保候审并适用保证人保证。关于保证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二30题)
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的是:()
甲、乙两国均为联合国会员国,两国因边境地下有一处油气田的开采发生争端,甲国攻人乙国境内。为解决该争端,依《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将新生隐球菌注入小鼠腹腔,死亡小鼠尸体解剖时发现菌体最多的器官是()
俯视洛阳川,________。(《古风(其十九)》)
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稳定是因为()
下列属于对非商品流转额课税的是()。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近代英国普及初等教育的法令是()
人们经常使用微波炉给食品加热。有人认为,微波炉加热使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还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严重的生理变化,从而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Ihavenopaperwithm%now.Couldyoulendme______?
Listentothefollowingpassage.Altogetherthepassagewillbereadtoyoufourtimes.Duringthefirstreading,whichwillbe
Hewastotally______bythecluestothecrosswordpuzz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