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

admin2015-05-22  28

问题 材料一: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20lO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2010年3月22日,中央领导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更加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①2009年11月3日,范某因抢包被公安局抓获。审讯中范某交代,因为身患癌症的妻子需要持续治疗,而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挣的钱难以支撑妻子的医药费,到处借钱又碰壁,“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动了抢钱的念头。范某被抓捕后,当地村民均为他求情,说他“平时可老实了,出这样的事儿是因为他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2010年1月14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对抢夺罪的量刑规定以及被告人抢夺的金额。应当判处被告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范某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
    ②刘某(女)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2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闰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2012年试卷四第1题)
    问题:
    请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上述案例,围绕法理与情理、公正与效率相互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答题要求:
    1.紧扣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作答:
    2.无观点或论述,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3.观点正确,表述完整,文字通顺:
    4.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选项

答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在司法过程中。要妥善、恰当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 在处理涉及法理与情理之特殊问题时,也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问题,即案件久拖不决,出现执法者拖延推诿、贻误怠慢等现象,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这就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也不能因为不讲效率而导致不公正。

解析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立法、行政和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四个方面的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其中,合法就是注重法理、合乎法律规定。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之一就是确保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要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具体到司法领域,就是要求司法机关依法裁判,确保法律所分配和调整的社会公平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贯彻。这就要求人民法院作为法律的实施者,在司法活动中必须确保一切执法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所作裁判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合理就是合乎情理。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应当得到公众认同和大众认可。具体到司法领域就是要注重司法工作的社会效果。社会效果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活动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实现法的正义、秩序等价值的效果。从而使审判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并树立法律的公信和权威。社会效果是以社会反响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意结果。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只有既合法又合理。做到法理和情理的相互统一,才能为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问题,如果这样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及时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使宪法和法律丧失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和权威,影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要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在题目中所给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就能看到关于法理与情理的平衡。在第一个案例中,范某的行为确实触犯了《刑法》,构成抢夺罪。但是,范某的行为于情有理,是为了挽救身患癌症的妻子。法院最终运用缓刑这种量刑制度,兼顾了法理与情理的要求,既没有损害法律的权威,又考虑到了人民群众可接受程度,实现了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在案例二中,刘某与闫某是夫妻,按照我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闫某应当对瘫痪的刘某不离不弃。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因此,如果法院坚持不支持闫某的离婚诉讼请求,则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合法性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实现法理与情理的平衡时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形。司法机关为了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可能会需要对各方当事人做大量烦琐、细致的工作,这就容易造成个案处理时间的拖延。然而,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迟来的正义是非正义。案件久拖不决也是司法不公的一个表现,将会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这就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也不能因为不讲效率而导致不公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A6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