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admin2019-08-12  19

问题 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选项

答案金融监管理论,是在政府管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金融业特殊性的分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目前,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社会利益论、金融风险论、投资者利益保护论及管制供求论与公共选择论。它们的论证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相互之间也有一定交叉。 (1)公共利益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政府拥有完全信息、政府为社会福利服务以及政府具有完全信用三个假设基础上,认为由于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以及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私人不可能去监管那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才能够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改善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平,从而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以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公共利益论认为,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是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和市场缺陷的存在,有必要让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介入金融经济生活,通过管制来纠正或消除市场缺陷,以达到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当然,管制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可能会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生产不利影响。但该理论认为,只要监管适度,就可以在增进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同时,将管制带来的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2)金融风险论。该理论主要从关注金融风险的角度,论述了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必要性。首先,由于金融业高负债率的特点,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高风险行业。以银行为例。其资本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资产业务都要靠负债来支撑,并通过资产负债的匹配来达到营利目的。在其经营过程中,利率、汇率、负债结构和规模、借款人偿还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使得银行业时刻面临着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成为风险聚集的中心。而且,金融机构为获取更高收益而盲目扩张资产的冲动,更加剧了金融业的高风险和内在不稳定性。其次,金融业具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枢的金融体系,其中任一环节出问题,都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不仅单个金融机构陷入某种危机,极易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连锁反应,进而引发普遍的金融危机,更进一步地,由于现代信用制度的发达,一国的金融危机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并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金融动荡。 金融风险的这些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适当的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3)投资者利益保护论。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交易的不公平性,即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利用这一优势来损害信息劣势方的利益。如,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对自己所在金融机构的风险,会比存款人和投保人更加了解,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一信息优势为自己牟取利益,而将风险或损失转嫁给投资者。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4)管制供求论。管制供求论将金融监管本身看成是存在供给和需求的特殊商品。从管制的需求看,金融监管是那些想从监管获得利益的人所需要的。比如,现有的金融机构可能希望通过金融监管来限制潜在的竞争者;消费者需要通过监管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收费。从管制的供给看,政府官员提供管制是为了得到对自身政绩更广泛的认可。由此可见,是否提供管制以及管制的性质、范围和程度最终取决于管制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根据管制供求论,监管者具有通过过度监管来规避监管不力的动机。但这样却可能增加被监管者的成本,降低被管制行业的效率,并从而受到抵制。 (5)公共选择论。供给选择论与管制供求论有很多相似之处:它同样运用供求分析法来研究各利益集团在监管制度提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同之处在于,该理论强调“管制寻租”的思想,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寻求管制以牟取私利。监管者将管制当作一种“租”,主动地向被监管者提供以获益;被监管者则利用管制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TI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