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新中国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admin2019-06-12  28

问题 试述新中国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选项

答案1949-1981年,新中国行政组织的历史演变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4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暂行国家最高权力,统辖新中国最高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是典型的议行合一体制。政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下属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下设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四个委员会,以及31个部门管理国家行政工作。 第二阶段(1955l1966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宪法》以及《国务院组织法》。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其执行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组成。在国务院设置8个办公室、1个秘书厅,20个直属机构,35个部委kk职能机构,共计64个工作部门。1955-1956年期间,为了加强对整个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国务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与充实工作。到1956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81个。1957到1959年间,开始了以放权与精简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结合放权对国务院所属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与合并。1959年,国务院机构减为60个。其中经济管理部门减为36个。1960年冬,中央重新收回部分权力,国务院机构重新膨胀。1961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为62个,1963年底为73个,1964年底为77个,1965年底达到79个。 第三阶段(1967-1974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机关普遍受到了冲击。从1967年初开始,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成立了军管或派驻军事代表。军管会集党、政、军诸权于一身。上海“一月风暴”以后,全国各地都建立了“革命委员会”。革委会成为政府机构。从1970年开始,国务院部门从79个减为32个。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了建国后的最低点。 第四阶段(1975-1981年)。1975年中央对各个领域进行整顿工作,国务院机构的设置也相应作了调整和增加,到1975年底,国务院机构总数达到52个。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又一轮以收权为主要内容的调整。与此同时,又增设了国务院的部属机构。到1981年12月,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办公机构5个,共100个部门,为建国以来的最高点。 新中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新中国行政组织具有充分的人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族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具有空前的人民性与民主性。 (2)新中国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3)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国行政组织基本上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保证了人民内部的广泛民主和人民意志执行过程中的集中统一。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强调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另一方面又力求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4)新中国行政组织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由于分工过细,造成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职责不清;由于过分强调对口管理,造成下级政府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以及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职能雷同,职责不清,从而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我国行政组织进行过多次调整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彻底消除上述弊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yQR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