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2/7)
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2/7)
admin
2021-01-31
42
问题
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丁死亡。经查明,甲、乙都使用铁棒,丙未使用任何凶器;尸体上除一处致命伤外,再无其他伤害;可以肯定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确定是甲造成还是乙造成的。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2/7)
选项
A、因致命伤不是丙造成的,尸体上也没有其他伤害,故丙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对甲与乙虽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罪,但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C、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丙成立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伤害致死
D、认定甲、乙、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死)罪,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
答案
D
解析
(1)甲、乙、丙共同故意伤害丁,由于三人是共同犯罪(共同正犯),构成故意伤害罪;由于是共同犯罪,无论具体是谁造成丁死亡的结果,按照共同正犯对结果共同负责的归责原则,三人均需对此死亡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故而三人均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2)本案完全能够证明丁死亡的结果与三人共同故意伤害的实行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此证据证明和事实认定没有疑问,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并不矛盾。定罪时无需证明具体是谁造成了死亡结果。这与同时犯的归责原则不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3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对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周某与研究生室友李某关系不好.二人互相看不惯。周某有一天从学校的实验室取得有关物质.投入到宿舍的饮水机中,之后李某喝下饮水机的水,造成李某死亡。对于周某的处理,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关于虐待罪与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徐某在中国银行自动柜员机上取钱时,发现上一位客户把银行卡忘在了机器里没有取走,于是徐某立即修改了这张银行卡的密码,随后提取了10万元现金。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对徐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中的“威胁”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随机试题
“____________”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形式。也是研究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A.第4颈椎下缘平面B.第6颈椎下缘平面C.第1胸椎下缘平面D.第2胸椎下缘平面E.第4胸椎下缘平面气管起始处为【】
某患者因胸痛2小时来诊,心电图示V1~V3导联QRS波呈QrS型,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伴倒置T波,诊断心肌梗死的部位是
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属于循证医学证据分类中的
关贸总协定确立的基本原则包括( )。
2005年8月,我国公民赵某驾车在意大利某市旅行,不慎与另一驾车行驶的中国公民钱某相撞,因车速不是很快双方当时未见有异常,互留联系方式后离去。10日后,赵某回国突感头部不适被送进医院,诊断为因车祸引起的脑震荡。2005年11月,杨某向中国某法院提起诉讼,下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天棚面层工程量清单计算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某单线铁路车站(如下图所示),在复线施工中需要站台抬高10cm,原先的两股到发线有效长度为850m,新增的到发线有效长度为1050m。问题:简述全部单号道岔铺设方案和作业内容。
以下哪些选项是备课中要写出的计划?()
领导让你做节能减排调研,你该怎么办?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