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
admin
2018-06-07
18
问题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法和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地、不容推卸的。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痞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做了明确的规定。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我国选举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监督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个义务。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定义;明确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明确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能力目标】 通过情境分析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与义务,学生具备正确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负责任的公民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意识,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的权利。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材料、事例、图片。(公民投票选举;公民应征入伍;奥运健儿获金牌,面对国旗唱国歌;公民出版的著作;游行示威;政府门口的举报箱……) 老师提问:在同学们所举的事例中,哪些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学生回答:略。 老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上。这节课我们就要探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应履行哪些政治义务,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老师:权利是神圣的,义务是庄严的,我们不妨先从字面上理解一下权利与义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问:你认为权利与义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权利与义务都是法定的,我们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权利虽然是神圣的、法定的、不可非法剥夺的,但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但义务却是公民应尽的,是不容推卸的。 老师:那么,我们就先从政治权利和自由入手来探究这个问题。所谓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那么,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做了哪些明确的规定? 学生回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老师:这叫“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老师:你参加过选举吗?为什么没有?有的话什么时候参加? 学生回答:没有,我还没满十八周岁,不具备选举和被选举的资格。 老师提问:有没有这么一种情况,年龄已经符合要求,但是却没有这个权利的呢?你认为这个权利神圣吗? 学生回答:神圣,行使这一权利不仅标志着自己的“成人”。而且有资格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这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插入图片:某地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老师总结: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指的是公民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公民表达民意、参加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基本手段和途径,在合法的范围内,这些手段的行使可以免于国家政治干预,故称之为政治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也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简单介绍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集会自由、游行自由等) (1)言论自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和宣传自己的各种思想见解的自由。 (2)出版自由,就是公民或社会群体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出版物系统,表达思想、意见、愿望、要求的权利。 (3)集会自由,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聚集在一定场所,研究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表意见或举行某种活动的自由。 (4)结社自由,就是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为一定的宗旨而组织或者参加某种社会团体的自由。 (5)游行自由,就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持标语、旗帜等标志,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示某种庆祝、纪念或抗议、声讨等强烈的共同意愿的自由。 (6)示威自由是指公民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 课堂讨论: 材料:1999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南海外,有数万名法轮功修炼者示威静坐,要求与中央领导人对话。这些聚集活动未经我国公安部门备案、允许,严重影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常工作。 老师提问:上述材料中的这种聚集活动是公民的示威自由吗? 学生一回答:这样的聚集是非法的,而不是行使示威自由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明确规定,公民的示威、集会和游行要经公安部门备案、批准。材料中的这种聚集未经备案、允许,并且严重影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常工作,这是违法行为而不是示威自由。 学生二回答:政治自由是民主的具体体现,但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材料中的行为是蓄意的,严重干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常工作。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极坏,这不仅不是行使示威自由,而且破坏了自由。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的。 学生三回答:略。 老师:刚才大家分析得非常好。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 3.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方式多样,有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宪法的这一规定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公民有监督权(监督谁);二是依法行使,要负责任地行使。 老师提问: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应向哪些国家机关指控、告发、举报?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纪行为,可向各级纪委反映情况或控告、检举。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揭发、举报。 过渡:我们一同探究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体验了权利的神圣性。那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呢? (二)政治性义务 (学生自学教材,逐一分析说明) 老师分析: 1.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所以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提问:如果不遵守宪法和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指导) 2.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例如,我们反对“台独”,反对“东突”恐怖分子就体现了这一义务。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例如:北京市某中学生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到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见面活动。按照国际惯例,会场应升起每一个与会者所在国家的旗帜。当她没有看到五星红旗时,这位中学生立刻意识到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的损害,立即通过有关人员找到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严肃地问道:“我怎么没有看到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活动组织者真诚地向她道歉。并迅速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位中学生以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维护了国家的荣誉。而我国某著名“明星”,却披着日本军旗照相,就严重损害了民族尊严,损害了国家荣誉。这些案例就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因此,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说句心里活》这首歌中唱的“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就说明了这一义务的重要性。 环节三:课堂小结 权利是神圣的,义务是庄严的。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又要求公民依法承担对国家、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公民与国家之间才能和谐,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 环节四:课后作业(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KR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6~17题。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四个要素。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灾害频发。随着山区经济发展,人们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为某地区重点监测沟谷的参数。据表完成第14、15题。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中国多家渔业企业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约,将分公司建在M国,以从事渔业捕捞和产品加工,其产品主要销往其他国家。下图为M国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中国渔业企业把分公司建在M国的主要目的是()。
潮汐是海水的运动形式之一。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下列属于政治地理过程的是()。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苹果和花卉产区,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据此回答20—21题。近年来,河南省花卉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阅读关于“世界的气候”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的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它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据此完成24~25题。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方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这节课的三维目标。
随机试题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是
腹胀乏力体倦大便溏薄多为纳呆大便溏泄不爽苔黄腻多为
右小腿急性蜂窝织炎患者,经抗炎、患肢抬高及湿敷治疗后,炎症继续向上蔓延并波及整个下肢。WBC2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体温39.5℃,脉搏120次/分。最佳治疗措施是
胎位不正的阐述正确的为
某地基土层剖面如图8一11所示。其中,中砂的地下水位以上的密度ρ为1.9g/cm3,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密度ρsat为2.0g/cm3;软黏土的饱和密度ρsat也为2.0g/cm3。地下水位由地面下4m处下降到距地面20m的软黏土层顶面,因此引起软黏土层的压
具有劳务用工主体资格的是()。
某服装加工厂,室内消防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联合供水,稳压泵稳压,系统设计流量57L/s,室外供水干管采用DN200球墨铸铁管,埋地敷设,长度为2000m。消防检测机构现场检测结果为:室外管网漏水率为2.40L/(min.km),室内管网部分漏水量为0.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吴中第一名胜”是指()。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