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所造成的失业属于( )。

admin2013-01-10  25

问题 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所造成的失业属于(    )。

选项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自愿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答案C

解析 由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也即所谓的信息不畅)或者由于工作岗位的转换间隔所造成的失业叫做“摩擦性失业”。例如人们搬到一个新城市后需要寻找工作,一个人由于某种职业不够理想而正在寻找其他职业,或者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职业,或因用工需求的随机波动引起一些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交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之中。这些就是摩擦性失业。可见,摩擦性失业是由以下三个的原因所产生的失业: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不完善;三是求职者与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一定的时间。
   产业的调整会改变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从而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的失衡,由此而导致的失业被称为“结构性失业”。例如,由于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一部分人可能缺乏新工艺所要求的那种训练和技术,他们可能难以被雇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发展迅速,而有些部门正在收缩,有些地区正在开发,而有些地区经济正在衰落,这也足以引起一部分人失去工作。另外,有些企业对年龄、性别和外来人口的歧视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
   因季节变动所导致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称为季节性失业。例如,有些行业或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动而波动,如旅游业、建筑业等。
   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叫做技术性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赘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会逐步替代工人的劳动,这样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
   上述几种失业类型都可归结为非自愿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型失业”。意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是1936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
   非自愿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工人即使愿意接受降低了的工资率,仍然不会有雇主雇佣他们。因此,要消除非自愿性失业,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只有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才能真正实现充分就业。
   自愿失业一般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不愿就业,有业不就。从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属于失业的范畴。这个概念由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皮古提出。
   根据经济理论,单位劳动的实际价格不能超过其边际生产能力。当经济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时候,单位劳动的实际价格将正好等于它的边际生产能力。这个时候,工人不接受现有的工资水平,也就意味着其所要求的实际工资率超过了自己的边际生产力。由此所造成的失业属于自愿失业。因此,本题应选择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Xz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