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经济全球化是不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经济全球化是不
admin
2021-09-25
40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流砥柱。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对外开放不会停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脆弱,全球贸易和投资低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远未解决。一些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疾风知劲草。面对风险和挑战,各方要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4月11日)
材料2
发达国家民粹主义盛行,保守政策增多增强,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大后遗症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占领华尔街”运动曾一度波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只是当时还停留在民间层面。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民粹主义上升到国家层面,开始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从柏林墙倒塌到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历经了一个高潮期。一方面全球经济秩序从“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转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伴随高速经济增长,全球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与此同时,以“华盛顿共识”为主导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后果之一是,资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劳动所占份额不断下降,收入不平等状况急剧恶化。
发达国家出现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反映了其内部全球化受损群体的诉求,但他们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必然是错误的选择。对美国这样的国家而言,打着反全球化的旗号反对多边主义、倡导“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它会完全退出全球化,放弃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领导权。相反,它不会轻易放弃来自全球化的收益,只是不愿意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想独善其身或以邻为壑,其结果都只能是四处碰壁。世界经济的未来是一个再全球化的过程,即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与规则,让经济全球化的成果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考验着主要经济体的大国担当和责任,注定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4月19日)
(1)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5分)
(2)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现象?(5分)
选项
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1分)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4分) (2)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大背景是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以及2l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长期以来支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逐步筑高贸易和投资壁垒,导致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横生波折;同时这些发达国家国内日益频繁地出现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现象,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可以说,世界经济低迷、发达国家发展停滞是出现逆全球化思潮的根本原因。(2分)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面临逆全球化浪潮的现实困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在引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上承担更大责任。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贡献者和引领者,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打通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渠道,是中国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的实际行动。我国正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推动更加均衡、包容和普惠的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全球化打开了新局面。(3分)
解析
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一个主题,即“经济全球化”。材料1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材料2阐述了发达国家民粹主义盛行,保守政策增多增强,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我们要正确应对此现象。
第一问考查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其实是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考生可先简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然后再回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第二问考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现象,考生可先简要分析“经济全球化逆流”现象的背景及此现象出现的原因,然后再回答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逆流”现象的措施。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ah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表现在
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设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在我国能得以实现,是因为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这句话包含着陈毅元帅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其中,“中间大”是指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包括()
关于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下述正确的观点有()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一些犯罪,可以剥夺犯罪者的政治权利,包括()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具有代表性的早期领导人是
随机试题
女,36岁,近5年反复痰中带血或大咯血。轻咳,为少量黏液痰,无低热。胸片示:左下肺纹理增粗、紊乱呈卷发样,余未见异常。首先应考虑
A.虚热证B.肝经有热C.心火上炎D.外感风热初期E.实热证舌体小,舌色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的临床意义是
背景资料:某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担煤码头翻车机房施工。翻车机房基坑土方开挖工程完工后,基坑周围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防护栏杆,也未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该项目部一名技术员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骑自行车到煤码头工地联系工作,路过基坑时,不慎连人带车一起滑入坑内。所幸
(2010年)以下哪一项所判全部为气象要素?
某起重运输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承包方为了满足施工要求,针对其专业技术要求编制了两个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组织了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经过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后,确定了其中一个施工方案为本工程项目的优选施工方案。起重运输设
关于招标程序和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华晨公司2010年4月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如下:(1)7日,购入不需安装的生产设备,共支付款项19.539万元;取得的运输发票注明:运杂费0.461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付讫。(2)12日,尚在安装中的某生产线领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0.6万元。(3)21
材料:“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教学片段1.联系生活实践。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能飞的物体?2.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场景:纸飞机、氢气球、蒲公英等。提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能飞?它们具备哪些飞行的条件?3.播放鸟飞行的视频。提问:鸟为什么能飞行?
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讲解。()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