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第30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第30题)
admin
2016-07-01
121
问题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或一般不公开审理。关于该规定中未成年人“年龄”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二第30题)
选项
A、张某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十七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B、李某在审理时十五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C、钱某犯罪时十六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D、赵某被立案时十八岁,不应当公开审理
答案
B
解析
公开审判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都必须公开进行,既要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又要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这里的“另有规定”主要是指以下三种情形:(1)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2)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3)审判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参加。注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的年龄以审判时为准。而不是以犯罪时或立案时为准。本题中,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法律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新《刑事诉讼法》第274条明确规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是以审判时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y8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机关拟辞退以下4位公务员,其中哪些不符合《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
罗某从外地采购一批玉米存放在一粮食仓库销售,甲市乙区技术监督局接到这批玉米已发生霉变举报后,即派员前往现场检查核实。该局人员对这批玉米全部进行查封,并从这批玉米中抽出四袋样品送检,制作了现场笔录。罗某对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乙
下列关于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与维持判决之间区别的选项中有哪些是正确的?()
某环保局对一企业作出罚款3000元处罚。该企业以处罚决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向区法院起诉,区法院维持了环保局的处罚决定。该企业提起上诉。下列关于二审裁判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某省甲市南区人民政府为改造旧城建设。成立一公司,负责旧房拆除。郭某因与该公司达不成协议而拒不搬迁。南区人民政府决定对其住房强制拆迁。郭某对强制拆迁行为不服向南区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1个月未得到南区人民法院答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张某经复议后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关于复议决定与法院判决之间的关系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根据法律规定,报请复核的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报送的材料包括报请复核的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各5份以及全部案卷、证据。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中负有证明责任主体的各种说法,错误的有:()
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形成的内部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随机试题
患者,男,60岁。被汽车撞伤后送入急诊室。有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和低血压,心率为70次/分。请问: (1)此患者处于何种病理过程?可能的解释是什么? (2)此患者的心率变化和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是否符合相应的病理过程的反应特征?为什么?
超声雾化吸入器水温超过多少时需要调换
临床上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药物不包括
A.二阴煎B.养心汤C.大补元煎D.左归丸E.滋水清肝饮
男性,25岁。骑跨式会阴部外伤后,不能自行排尿,会阴部青紫并阴囊血肿,导尿管不能插入膀胱,多为
符合下列条件的法典是:①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②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③充分体现了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④体制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部分
某企业向银行借入1000万元,期限3年,到期需还本付息合计1300万元,已知(F/P,9%,3)=1.295,(F/P,10%,3)=1.331,(F/P,11%,3)=1.368,则银行贷款利率为( )。
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基础上的银行服务。
“三同时”制度,是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没有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是()。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对比性分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诸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者,依本条。”《大明律附例·名例律》:“凡律自颁降日为始,若犯在已前者,并依新律拟断。”这两段文字的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