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某日深夜,由于公路上车辆较少,陈某驾驶解放牌大卡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行至交叉路口时,路人张某正好从路口经过,陈某来不及刹车,将张某撞到在地。陈某误以为张某被撞死。陈某恐怕被人发现,遂将张某拉至僻静之处予以掩埋。事后发现张某是因被土掩埋窒息而亡。请问陈某的行
某日深夜,由于公路上车辆较少,陈某驾驶解放牌大卡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行至交叉路口时,路人张某正好从路口经过,陈某来不及刹车,将张某撞到在地。陈某误以为张某被撞死。陈某恐怕被人发现,遂将张某拉至僻静之处予以掩埋。事后发现张某是因被土掩埋窒息而亡。请问陈某的行
admin
2014-05-30
57
问题
某日深夜,由于公路上车辆较少,陈某驾驶解放牌大卡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行至交叉路口时,路人张某正好从路口经过,陈某来不及刹车,将张某撞到在地。陈某误以为张某被撞死。陈某恐怕被人发现,遂将张某拉至僻静之处予以掩埋。事后发现张某是因被土掩埋窒息而亡。请问陈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选项
A、故意杀人罪
B、交通肇事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答案
4
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在行为人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重伤的情况下,才构成本罪。在本案中,陈某虽然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将张某撞倒,但是并未造成其死亡的结果。所以不构成交通肇事罪,B是错误的。陈某在掩埋张某时误以为其已经死亡,因此陈某主观上并没有杀人的故意,因此不构成故意杀人罪,A是错误的。陈某虽然驾驶车辆高速行驶,由于时值深夜,道路车辆较少,所以应当认定其行为并没有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D是错误的。最后,陈某应当预见到张某被其掩埋时尚未死亡而未预见,主观上有过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是正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5k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卖方)与乙公司于2010年10月签订了两份同一种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合同。约定交货期分别为2011年1月底和3月中旬。采用付款交单方式。甲公司依约将第一份合同项下的货物发运后,乙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要求变更付款方式为货到后30天付款。甲公司无奈同意
1980年,甲乙丙丁四国订立多边关税公约,约定相互给予对方的出口到本国某类商品的关税以优惠待遇。该多边公约同时明确,缔约国之间因条约事项产生的争端应提交国际法院管辖。2008年年底,甲乙两国交恶,乙国单方面宣布对甲国出口到乙国的某类商品实施20倍于条约规定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构成赌博罪的有:()
在组织实施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行为过程中,具有下列哪些情形时,应当数罪并罚?()
林某是某间谍组织的成员,奉命潜人我国某边境地区数年。在该边境发生战争时,林某窜到我某部驻地.编造敌方将使用高度杀伤力的化学武器的虚假事实,故意向作战人员散布,造成某部军心动荡,并致使极少数人员逃避战斗.影响了战斗的顺利进行。林某的行为不构成:()
某国税稽查局对某科技公司的偷税案件进行查处。该公司董事长甲送给国税稽查局局长乙5万元,要求给予关照。乙收钱后,将该公司已涉嫌构成逃税罪的案件仅以罚款了事。不久上级主管部门清理税务违法案件。为避免该公司偷税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乙私下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该
甲、乙、丙三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在二审中,关于乙、丙的诉讼权利,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哪些选项不是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法国人布朗于2002年在我国北京购买了一套商品房。2003年,布朗因公被派驻泰国。其同事英国人罗德提出愿意购买该商品房,双方遂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但未约定合同争议应适用的法律。2003年3月,因罗德始终未付清房款,布朗向北京某法院起诉。请问,法院应适用哪国
随机试题
A.地芬诺酯B.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C.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D.麻黄碱既不可以用现金交易,也不可以用实物交易的药品是
ISP意为______。
Windows系统“回收站”中,存放的是()。
秦艽抗炎的机制主要是
A.阿昔洛韦B.羟苄唑C.奥司他韦D.噻吗洛尔E.拉米夫定病毒性结膜炎宜选用()。
房颤发生后易引起哪种并发症?()
在电子转单当中,报检人有( )行为的,停止其电子转单业务。
在下列企业中,物流特点集中于供应物流的是()。
下列各项中,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无法发现的记账错误有()。
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1个代表团或()名以上代表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