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admin
2010-01-30
51
问题
《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选项
答案
本条是关于犯罪过失的定义与过失犯罪处罚范围的规定。 犯罪过失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另一种罪过形式。我国《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过失犯罪,都要求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没有法定的严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谈不上犯罪过失的存在。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从罪过内容上看,犯罪过失具有两方面特征:(1)在意识因素上,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根据罪过内容方面的特点,刑法理论将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疏忽大意的过失具有两个特点: (1)“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2)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根本反对的。其中第一个特点“没有预见”是划分疏忽大意的过失与其他罪过形式的主要界限。 在确定行为人的认识标准时,应当首先根据行为人本身的智能水平确定,即根据行为人本身的主观条件,包括知识程度、智力状况、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但是,必须注意行为时的客观情况的影响,才能准确地认定行为人当时是否应当、是否可能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具有两个特点:(1)“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2)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也是根本反对的。 在理论和实践中,由于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着根本区别,因此,区分这两种罪过形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意识方面,两者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并且都预见到这种结果发生的可能;在意志方面,两者都不希望结果的发生。 然而,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在罪过内容方面存在着原则性区别: (1)在意识方面,间接故意仅仅认识了与犯罪有关的事实,而对那些确实可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和条件没有认识或者不予关心。过于自信的过失不仅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的基本事实都有认识,而且对其他可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事实和条件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这些事实和条件,一般包括行为人自己具有的熟练技术、敏捷动作、高超技能,以及丰富的经验、一定的预防措施、其他人的帮助和某种有利的客观条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事实和条件是确实能够防止犯罪的发生的。然而,由于行为人对这些事实和条件在当时所能起的作用估计太高,才导致了危害结果的真正发生。正是由于这两种罪过对危害结果的确会发生的认识有不同,因此,当危害结果真正发生时,间接故意认为是预料之中的事,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认为是出乎意料之外。 (2)在意志方面,间接故意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除了具有“不希望”的一面之外,同时还存在着“如果发生也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这一面。这种“发生不发生都行”的心理,表现了对危害结果的放任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除了“不希望”还是“不希望”,就是说,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 研究犯罪过失的概念、种类以及与其他罪过形式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准确把握罪过的内容和形式,准确定罪量刑,都有极大的帮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9J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2013年真题)2012年6月,我国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根据我国宪法,设立三沙市的权力属于()。
简述立法的特征。
关于法律实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征是()
关于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明德慎罚”思想的指导下,西周实行的刑法原则有()(2012年一综一第60题)
清朝光绪年问,某官员甲因犯罪而被发配新疆,给驻防八旗官兵当差为奴。甲被判处的刑罚是()(2013年一综一第42题)
A与B因抢车位发生冲突,B怒将A车砸坏,A报案后,县公安局对B做行政拘留5日处罚。执行后,B为报复A将其打成重伤。检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B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B将A打成重伤存在主观故意,故故意伤害罪。法院据相关法律判B有期徒刑5年赔偿A7万
A与B因抢车位发生冲突,B怒将A车砸坏,A报案后,县公安局对B做行政拘留5日处罚。执行后,B为报复A将其打成重伤。检院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B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B将A打成重伤存在主观故意,构成故意伤害罪。法院据相关法律判B有期徒刑5年赔偿A7
随机试题
云南省现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即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某服装公司历史悠久,是一家北京老字号企业。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销售业绩非常好,形成了广大的客户群。但由于服装市场竞争越来越大,目前的销售业绩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公司决定在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同时切实搞好网络营销工作。为此,营销
已知两曲线y=f(x)与y=∫0arctanxe-t2dt在点(0,0)处的切线相同,写出此切线方程,并求极限.
下述除哪项外均为淋巴瘤发生的可能因素
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力量训练后,适当补充蛋白质能加速肌肉的增长。()
共同过错,也叫共同侵权行为、共同致人损害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致他人损害。共同过错的特征在于:1)行为人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2)数个行为人之间主观上具有共同过错;3)行为的共同性;4)数个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
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
Mostadultsoncestudiedatschool,hadclassesanddidtheirhomeworkeveryday.Thesame(41)isgoingonatschoolnow.But
Sincethebeginningof2013,theseregulations______inmostworkplacesacrossthecountr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