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10年单选3)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2010年单选3)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admin
2017-03-24
65
问题
(2010年单选3)行为人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而引起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这是由于行为人( )。
选项
A、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认识
B、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
C、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存在故意或过失
D、不具备犯罪的主体条件
答案
C
解析
《刑法》第16条规定了无罪过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无罪过事件之所以不认为是犯罪,就是因为行为人没有罪过,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具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无罪过即无责任。可见,选C项。不选A项的理由:过于自信的过失为有认识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为无认识的过失,但行为人有过失,构成过失犯罪。不选B项的理由:无罪过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预见,但疏忽大意的过失却构成过失犯罪。不选D项的理由:无罪过事件与故意和过失的心理态度有关,但与犯罪的主体条件无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M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广播作品的保护期限自作品()起算。
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代了自己和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当事人约定“甲的儿子如果从外地调回”,甲、乙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即行终止。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是()。
被告人钱某与孙某有私仇。钱为了报复孙,在孙某与邻居(三户)公用厨房里装上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烧毁炊事用具及一住户的全套家具,损失折款三千余元,并将孙某的爱人炸成重伤。钱某的行为构成()。
张某和李某合谋盗窃一仓库,由张某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张某将钥匙交给李某以后,约定当晚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张某因害怕事发后受处罚,未到仓库门口与李某会合。李某遂自己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总价值1万元的货物,销赃时,张某分文未要。对于张某的行为定性准确
乙涉嫌故意伤害罪,甲为使乙逃脱处罚,送给正在审理该案的审判员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退还给甲。甲后来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贿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擅自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设备的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设备10套,乙公司在货到后一周内付清货款。但是在甲公司即将交付设备之前,发现乙公司已濒临破产。甲公司在发现乙公司确已濒临破产时,可以采取何种措施(
甲窃得某公司的银行账户密码,在办公室利用互联网将该公司账上的5万元钱转入自己的账户。后被一同事发现,对甲极力规劝,甲悔悟,遂将5万元转回该公司的账户。甲的行为属于
简述不当得利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随机试题
用交换齿轮齿数分线法车削多线螺纹时,当交换齿轮齿数为()时,才可以用交换齿轮齿数进行分线。
说话时“一”会变读为阳平的是()
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性因素有()
全身麻醉时解除舌后坠最有效的方法是()
睫状前动脉由肌动脉发出的多少条分支组成
治疗马、牛不孕症取百会穴常配
肉芽肿性炎症的主要炎细胞是
在电工测量过程中,需要度量器直接参与工作才能确定被测量数值的较量仪表是()。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应归()。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