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专升本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
admin
2019-08-05
39
问题
阅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中的文字: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请回答:
作者认为“咬文嚼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选项
答案
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Vs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语文
普高专升本
相关试题推荐
某单位工作人员于×年×月×日在去××银行的路上丢失一个黑色公文包,内装单位公章、介绍信和一万元人民币。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则寻物启事。要求:格式正确,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不超过200字。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结尾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问题。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
阅读杜甫《蜀相》一诗,然后回答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何理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二句
描写文人自身生活,借此反思整个封建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是()
属于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是()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穷:
《石崇与王恺争豪》出自()
随机试题
Billingpitchedsowell______everyonecheeredhimattheendofthegame.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当其血氧饱和度<90%时,可提高吸氧浓度。
甲状腺素主要作用机制是
若研究对象知道自己存在某种预后因素,或了解研究目的,其主观因素亦可对研究接造成影响,此属于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于是对病例组的询问十分认真细致,而对照组则不大认真,由此而来的偏倚是
A.桑白皮B.白鲜皮C.合欢皮D.牡丹皮E.地骨皮质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有羊膻气,味微苦的药材是()
平面曲线xex+y=1,点(0,1)处的切线方程为()。
导线张力与其单位长度质量之比T/m可确定导线的微风振动特性,架空线路在B类地区(指一般无水面平坦地区)的单导线,当档距不超过500m时,在最低气温月的气温条件下,档中安装1个防振锤,导线的T/m比值为()是安全的。
下列法律中,属于程序法的有()。
2005年和2001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2001至2005年间,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相对放慢Ⅱ.2001至2005年间,日本经济开始摆脱“停滞
A、 B、 C、 B询问时间的when疑问句→回答时间介词短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