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斯悖论”。

admin2019-07-05  13

问题 试分析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的“诺斯悖论”。

选项

答案按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政府或国家在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过程中通常追求双重目标——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与统治者集团垄断租金最大化。在最大化统治集团垄断租金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持久的冲突。 “诺斯悖论”是指一个能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效率产权制度依赖于国家对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与保护,但受双重目标的驱动,国家在界定与保护产权过程中受交易费用和竞争的双重约束,会对不同的利益集团采取歧视性政策,从而会容忍低效率产权结构的长期存在和导致经济衰退。 “诺斯悖论”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中表现为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之间的冲突。在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因难以解开“诺斯悖论”而面临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 从理论上说,微观主体的独立化,使得微观主体存在制度需求,但这种制度需求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制度安排,取决于能否获得制度创新的特许,或者能否凭借讨价还价的能力突破壁垒,因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同样面临障碍。 基于上述认识,在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条件下,揭开“诺斯悖论”的突破口可能介于个体的自愿牟利行为和完全由权力中心控制之间的集体行动。实施这一集体行动的主体是组织——指在既定制度规则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团体。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和分灶吃饭体制的实施,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组织。 当利益独立化的地方政府能够成为沟通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意愿与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需求的中介环节时,可能突破权力中心设置的制度创新壁垒,从而使权力中心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与保护有效率的产权结构之间达成一致,化解“诺斯悖论”。这种变迁方式被称之为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1m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