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2015年,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在这10位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为什么?
2015年,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在这10位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为什么?
admin
2017-05-24
71
问题
2015年,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10大人物,在这10位当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在2015年里又增添了十位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坚韧、奉献和关爱。但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榔头”郎平。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燃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这是央视给她的颁奖词,也是郎平真实的写照。 郎平有坚定为国奉献的决心。她率领的中国女排3:1击败日本队,以10胜1负的战绩,历史上第四次捧起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奖杯。曾经以球员身份铸就无数辉煌的郎平首次以主教练的身份夺得“三大赛”冠军,续写着自己在世界排坛的传奇。 郎平有坚持不懈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运动员生涯创造无数辉煌的郎平,又率领中国女子排球队的姑娘们重夺阔别12年的冠军,她从人生的一个高峰迈向另一座高峰,这是人生角色的一次华丽的转变。她也像姚明、邓亚萍、李宁等体育明星一样,开创新的人生征程,书写人生另一段传奇。 郎平有做事严谨细心的态度。她在场上是严师,场下是慈母。训练时,在郎平的言传身教下,谁也不会偷懒,大家都想方设法去学习去提高。到了场下,队员们则成了郎平口中的“孩子们”,就连“饭前洗手,病从口入”这样的小事她都会叮嘱队员们。如果说“铁榔头”的一锤定音是力者果敢的展现,那么作为教练的郎平则更多体现的是智者的谋略。力者与智者的完美结合,郎平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排坛的传奇。 人生虽然不能复制,但是她的优秀品质却是我们的指向标,时刻警醒着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要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树立自身的目标,首先踏实谨慎地打好基础,我们不懂的东西还很多,勇于开拓,提升自己。同时遇到一些坎坷或是困难也要坚持不懈,积极请教渡过难关,并且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AN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面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对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织我市的抗美援朝老兵联谊会。你如何组织?
公安机关因误把某公司老总的身份证号码错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号码,将该公司老总误拘,你怎样看待?
请以“生命”“伤痛”“成功”等词语,讲个小故事。
现在大城市搞外来务工人口集中居住,你有何看法?
下乡执行公务。群众不理解。你怎么办?
竞争是效率提高的关键,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个人和个人之间竞争怎么看?
现在有50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事先有个任职培训,现在你们单位派你去负责这个培训活动,你会怎么组织?这个活动重点注意什么?
现在有不少人到高校参观,同时也给高校的卫生、交通、管理带来了困难,如果你是校园的一名工作人员,你该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_______是表达机件内形的方法。
A、阿糖胞苷B、环磷酰胺C、门冬酰胺酶D、拓扑特肯E、喷司他丁以上药物为嘌呤核苷酸合成抑制药的是
心尖区出现Austin—F1int杂音提示有
《饮片标准通则(试行)》要求炮制晶含水量应控制在
患者,男,70岁。长期服用西药降糖药,血糖稳定。近日听人介绍又自行加服了中成药消渴丸。2日后,出现低血糖反应。遂去医院就诊。进入冬季,患者加服中药膏方调补。一段时间后,出现血糖波动,时有升高。分析其原因,是与其所服膏方中的某些中药有关。下列中药,能使血
A.完全补偿系统B.部分补偿系统C.支持教育系统D.辅助系统E.教育系统护理高位截瘫的患者,护士应采用()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的实验结果而提出的。
假定下列x和y均为int型变量,则不正确的赋值为(46)。
Theprizesinthegames______ofmedalsanddiplomas.
《红楼梦》(ADreamofRedMansions)创作于18世纪,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是中国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曾被改编成多部戏剧作品。自《红楼梦》问世以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阅读过其汉语原文和各种译文。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读过或者知道《红楼梦》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