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材料一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 1.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活动建议 1.5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材料二 七年级《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教材
材料一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 1.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活动建议 1.5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材料二 七年级《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教材
admin
2015-08-29
17
问题
材料一
课程标准内容
课程内容
1.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活动建议
1.5搜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材料二
七年级《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教材内容
有一批登山者从不同的路线接近峰顶。突然,一阵猛烈的风暴压住了他们。有一位业余登山者,当风暴开始袭击时,几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有成功,最终他屈服了,也就永远地倒下了。另一位登山者,因失去知觉倒在雪地中。当他终于清醒过来时,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生与死的选择。这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活下来。他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一直不停地走着。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好似几个世纪,他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着。最后,他走回营地,迷迷糊糊地倒在营地的帐篷前,队员们最终把他救活了。
是什么力量使这个登山者战胜风暴,活了下来?
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问题:
(1)确定该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并简单说明依据。
(2)请针对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简案。
选项
答案
(1)教学重点:了解挫折的含义,以及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决定不同的人生结果。 依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内容标准中“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的要求; ②根据本课的学习目的来确定的。本课的学习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围绕这一目的所展开的问题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2)教学简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教学方案符合题意即可) 例如: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师生的互助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的“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要求。本节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轻松氛围中开始思考和分析,感悟“风雨、阳光”的不同寓意,初步感受人生旅途难免有挫折,阳光在经历风雨后重现更显珍贵,人生在经历挫折后更为丰富。 ②开展活动,加深认知 首先选择了四位名人、伟人,将其遇到的挫折和所获得的成就打乱,让学生进行连线竞赛,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农民、教师、父母、学生”等角色遭遇挫折的情境模拟表演。在趣味活动中,让学生加深了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情感认知,得出结论“不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遇到挫折的”,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掌握挫折的含义。 ③多种教学手法,突破教学难点 本环节我主要采用问题、直观和情境教学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提出问题“在人生道路上,挫折为什么难以避免”,而分析“挫折为什么难以避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造成挫折的那些因素,或不让那些因素发生作用,所以我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掌握造成挫折的因素的种类,之后用图表归纳,运用直观教学法,将冗长的文字变成简明扼要的直观图表,同时结合“印度洋海啸”、“美国9.11事件”的视频材料、“学生求助信”等情境进行分析,最后让学生判断教材61~62页材料中人们遭遇的挫折分别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达到加深理解、突破难点的目的。 ④对比感悟,实现目标 通过“登山者的故事”对比分析得出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进行“挑战者”、“半途而废者”和“放弃者”三种人的心理反应的对比中,递进延伸出结论:我们青少年应该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 ⑤课堂小结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教师进行补充,这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 用,并以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课堂,实现课堂的首尾呼应。 ⑥练习巩固 收集名人、伟人与挫折的故事,并设计3条与挫折有关的激励语言,加深学生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认知,激励学生在挫折中奋进。 ⑦板书设计 挫折的含义 挫折与人生相伴 人生难免有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 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RR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题。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治理“红色荒漠”应先做好的工作是()。
下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题。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武汉最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阅读下面初中课堂教学片段,回答问题。教师:同学们,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国冬季的“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你们在七年级的时候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图?学生:有,世界气温分布图。教师:这上面分布的曲线是什么线?有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一共包括以下五个小标题:(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沿江地带的城市;(4)沿江地带的工业;(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请依据此节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
材料徐老师在“中东地区”一课教学时,设计了如下学生活动:问题:全班讨论四个专题间的相互联系并探究因果关系时,请你帮助该教师设计两个与讨论内容相关的问题。
阅读关于“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内容标准要求:“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的内容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东西方同时代的哲学巨人,两者相比()。①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②对道德、知识的态度不同③对政治的价值取向不同④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
随机试题
关于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属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的是()。
A.地高辛B.卡托普利C.哌唑嗪D.氨氯地平E.美托洛尔常在用药1周后出现刺激性干咳的药物是
A.关联时间顺序的证据B.关联强度的证据C.关联可重复性的证据D.关联合理性的证据E.关联特异性的证据下列证据分别符合病因推断的哪条标准32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
锅炉的汽包是用_________焊制成的圆筒形容器,它由筒体和封头两部分组成()
在通货紧缩条件下,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要比变动收益证券( )。
“四大名著”作者中,与《聊斋志异》的作者同一时代的是()
汪老师在班上设立“坏学生”榜,那些爱打闹、不能按时交作业的学生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
以下程序段执行后y的值是【】。x=6y=int(x+0.5)print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