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甲享有40%的份额,乙享有35%的份额,丙享有25%的份额。三方约定,该房由丁承租,承租期限为5年。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在丁承租期间。丁对该房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出租人甲、乙、丙可享有何种权利?为什
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甲享有40%的份额,乙享有35%的份额,丙享有25%的份额。三方约定,该房由丁承租,承租期限为5年。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在丁承租期间。丁对该房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出租人甲、乙、丙可享有何种权利?为什
admin
2018-10-17
71
问题
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甲享有40%的份额,乙享有35%的份额,丙享有25%的份额。三方约定,该房由丁承租,承租期限为5年。根据民法原理、合同法、担保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在丁承租期间。丁对该房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出租人甲、乙、丙可享有何种权利?为什么?
选项
答案
主张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承租人对租赁物负有妥善保管义务,对房屋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构成违约。同时,对房屋擅自进行功能性改造,构成对他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构成侵权。甲、乙、丙对此既可主张恢复原状,也可主张赔偿损失。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s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什么地方的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为什么?本案诉讼主体的诉讼行为有何不当?可以或者应当怎么做?
什么地方的法院对本案具有管辖权?为什么?如果在一审判决做出后的上诉期间内,被告声明要上诉,但并未实际提出上诉,在此情况下,有转移、销售库存“强者之歌”磁带的行为,是否可以由哪一个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金某11年前曾因犯走私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8年后因在狱中表现良好被假释,现在,即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3年,金某因犯抢劫罪而被撤销假释并重新收押。在对金某所犯抢劫罪进行审讯过程中,金某又主动交代了自己在因走私罪被判刑前还曾经入户行窃一次(得赃款
甲男与乙女系隔壁邻居。因甲时常聚集三朋四友在家打麻将,有时通宵达旦,喧闹声严重影响了乙家正常的休息。乙多次到甲家说明自己身体不好,神经衰弱,且孩子要学习,希望甲夜晚不要扰民。一次甲家正在玩麻将,乙又敲门表示不满。甲认为乙在朋友面前扫了自己面子,遂出言不逊,
在刘某某拒不说明其姓名、住址、职业、籍贯等情况下,派出所能否对刘某某先行拘留?被害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请求抗诉状的作法是否正确?
张某与新华书店订立的辅导书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在3000册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时,大学享有哪些救济权利?
郑某(16岁)、杨某(19岁)殴打王某、致王某重伤一案,经甲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于2003年5月6日,移送甲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5月16日,某检察人员开始对此案进行审查,并同时通知犯罪嫌疑人郑某有权委托辩护人辩护。郑某因系父母双亡的孤儿,寄居于二叔家,他
恒发公司与如意服装厂是否成立定金法律关系?在这辆宝马车上,假如A银行的抵押权,B银行的质押权和C修理厂的留置权都有效存在,则应如何确定三者权利行使的顺序?
案例一: 甲、乙、丙三人为同胞兄弟。三人父母生前拥有一幢私有楼房,这幢楼房于2000年出租给张某夫妇居住,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为2万元,年底支付。 2003年1~2月,甲、乙、丙父母相继去世,没有留下遗嘱。于是楼房由三人依法继承。甲、乙均有房屋居住
丁以其管理才能入伙是否合法?甲妻的行为是否可以恢复甲的合伙人地位?
随机试题
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患者男,17岁。因“走路滑倒致右腕肿胀、疼痛4小时”来诊。查体:右手腕部肿胀,局部压痛,叩击第二掌骨头舟骨疼痛。舟骨坏死后,首选的治疗方式是
简述合作作品的概念,成为合作作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A.炎症反应的中心环节B.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C.炎症反应最主要的副作用D.炎症反应最常见的原因E.炎症反应最主要的作用
患者女性,35岁。黄疽、贫血伴关节酸痛3个月,体检:巩膜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8g/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20×109/L,网织红细胞25%,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尿隐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是
针对铁路施工测量的人员组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主要经营中小型机电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采用手工会计系统,产品销售以乙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乙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表,于2009年12月1日至12月5日对乙公司的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与评价。
34,-6,14,4,9,,()
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向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这种沟通与互动技巧属于()
下列哪一种行为属于行政许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