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如图所示,在闸板上有三个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小孔口1、2、3。其中孔口1在下 游水面以上,孔中心到上游水面的高差为H,孔口2、3在下游水面以下,孔口的高程不同,上下游水差为Z,设三个孔通过的流量分别为Q1、Q2、Q3,请判断三个孔口流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在闸板上有三个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小孔口1、2、3。其中孔口1在下 游水面以上,孔中心到上游水面的高差为H,孔口2、3在下游水面以下,孔口的高程不同,上下游水差为Z,设三个孔通过的流量分别为Q1、Q2、Q3,请判断三个孔口流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dmin
2014-07-25
73
问题
如图所示,在闸板上有三个尺寸和形状完全相同的小孔口1、2、3。其中孔口1在下
游水面以上,孔中心到上游水面的高差为H,孔口2、3在下游水面以下,孔口的高程不同,上下游水差为Z,设三个孔通过的流量分别为Q
1
、Q
2
、Q
3
,请判断三个孔口流量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Q
1
=Q
2
=Q
3
B、Q
1
<Q
2
<Q
3
C、Q
1
<Q
2
=Q
3
D、Q
1
>Q
2
>Q
3
答案
C
解析
对于孔口1的自由出流,由能量方程得到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μ=εφ为流量系数,ε为孔口断面收缩系数,φ为流速系数,A为孔口断面积,H
0
为作用总水头,
通常由于v很小,行进水头
可以略去不计,即H
0
≈H。对于孔口2、3的淹没出流,其流量计算公式是
式中,μ为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与自由出流时相同。因三个孔口的尺寸和形状相同,流量系数μ相同,但自由出流的作用水头H小于淹没出流的作用水头Z,即H<Z,得到Q
1
<Q
2
,而孔口2和孔口3的作用水头都等于z,得到Q
2
=Q
3
。所以三个孔口的流量关系为Q
1
<Q
2
=Q
3
,故答案是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98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暖通空调基础考试(上午)题库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分类
0
暖通空调基础考试(上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如题53图所示,直杆OA绕O轴转动,某瞬时A点的加速度值a=6m/s2,且知它与OA杆的夹角θ=60°,OA=1m,则瞬时杆的角速度等于()rad/s2。
题52图所示重物A用绳悬绕在鼓轮上,若以绳与轮缘的切点C为y轴坐标原点,重物A的运动方程为y=5t2m,鼓轮半径为r=1m,则轮外缘上的点M在t=ls时加速度的大小应()。
六氯苯的结构式正确的是()。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Acos(at-bx)(a,b为正值常量),则()。
电路如图7-90所示,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达稳态,t=0时S闭合,电路的时间常数τ=()。
一台三相电动机运行于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操作员碰及外壳导致意外触电事故,事故的原因是()。
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7cm时的作用力与它们在煤油中相距5cm时的作用力相等,则煤油的相对介电系数是()。
如图6-2所示,已知平板面积A=1m2,与台面之间的距离为δ=1mm,充满黏滞系数为μ=0.1Pa.s的液体,现平板以V=2m/s的速度平移,拖动平板所需的力为()N。
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发生拉伸变形,如图5-10所示。已知横截面面积为A,以下给出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45°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为()。
盈亏平衡点位置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抗风险能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首先考虑为此时应采用哪种方法处理
(2007年)系统经一热力过程,放热9kJ,对外做功27kJ。为使其返回原状态,若对系统加热6kJ,需对系统做功()kJ。
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称为()。
生物学家发现每分钟蟋蟀的叫声次数与空气的温度有线性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线性模型(9<x<25),其中x是蟋蟀每分钟的叫声次数,是估计的温度。当蟋蟀的叫声每分钟增加5次时,其估计的温度会增加()。
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有限责任公司特征的是()。
融资租赁的特点有()。
大兴安岭在我国地理分界上的作用是()。①既是中温带和暖温带,又是高原和平原之间的分界线②既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又是耕作区与畜牧区之间的分界线③既是地势第一、二阶梯,又是内、外流域之间的分界线④既是森林和草原,又是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之间的分界
Inspiteof"endlesstalkofdifference,"Americansocietyisanamazingmachineforhomogenizingpeople.Thereis"thedemocra
在VisualFoxPro中,使用SQL的CREATETABLE语句建立数据库表时,使用______子句说明候选索引。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