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偏差分为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三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偏差分为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三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min
2019-05-30
35
问题
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偏差分为实际偏差、计划偏差和目标偏差三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实际成本越大则目标偏差越大
B、目标偏差等于实际偏差与计划偏差之和
C、当目标偏差为负数时,对项目是有利的
D、目标偏差与预算成本无关
答案
A
解析
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预算成本”、“计划偏差=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尽量减少目标偏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实际成本大,但是计划成本是大是小未知,所以目标偏差最终是大是小不确定,因此“实际成本越大则目标偏差越大”说法错误,选;
B 项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实际偏差+预算成本)-(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偏差+计划偏差,说法正确,排除;
C 项:目标偏差为负数,则说明实际成本低,计划成本高,实际成本低则项目花费低,对项目而言是有利的,说法正确,排除;
D 项: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与预算成本无关,所以目标偏差与预算成本无关,说法正确,排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iHY777K
0
山东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98B、99C、100D、101C原式可以变形为,计算得出结果为100。故选C。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购买股票后,股东成为( )。
下列生活常识中,表述错误的是:
某停车场按以下办法收取停车费:每小时收5元,不足4小时按5元收,每晚超过零时加收5元并且每天上午8点重新开始计时。某天下午15时小王将车停入该停车场,取车时缴纳停车费65元。小王停车时间t约为()。
按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规则,各篮球队员的号码可以选择的范围是0—55号,但选择两位数的号码时,每位数字不得超过5,那么,可供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有多少个?()
下列选项不属于航空航天中货运飞船主要任务的是:
只有干部,才学习法律知识;我又不是干部,所以我不用学习法律知识。以下推理中哪一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截至2007年上半年末,在所登记的个体企业中户数排在第二位的直辖市是()。
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对历史的体悟或自己对某种社会政治观念的信仰而自由地选择某种立场和倾向的史学理论,然后努力向前挖掘,_____我们必定会形成一种逻辑上较为一贯的理论“体系”(内在体系),_____也就可以在史学领域展开切实的交流和论辩等,推动史学理论走向健康
随机试题
1岁,5天频咳、喘憋、持续高热。查体:体温39.5℃,嗜睡与烦躁交替,口周鼻发青,两肺呼吸音粗,闻少量干啰音,X线可见左下大片状阴影,诊断为
TheAmerican______asaculturalheritageexertedgreatinfluencesoverAmericanmoralvaluesintheAmericanRomanticPeriod.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和《刑法》。
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D.反极化E.极化状态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上升相,膜发生
患者面颊暗红,口唇发绀。查体:心尖部有舒张期震颤。应首先考虑的是
承包人应等到工程师的口头指示经书面确认后才能执行。()
下列各项属于工程费用概算的是()。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在成本模式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小区开设了老年电脑兴趣班,有些老人前学后忘,对学习电脑知识没有信心。社会工作者对此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双赢是一种人际交往哲学,具有双赢思维的人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不是竞技场。但是大多数人都用两分法看问题,非强即弱,不胜则败。实际上这种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它以力量和地位,而非原则为准绳。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