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甲潜人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潜逃(价值1000余元),乙紧迫不舍,甲见一商店旁有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在车旁抽烟,甲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发现自己的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将丙打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甲潜人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潜逃(价值1000余元),乙紧迫不舍,甲见一商店旁有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在车旁抽烟,甲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发现自己的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将丙打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admin
2016-12-09
28
问题
甲潜人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潜逃(价值1000余元),乙紧迫不舍,甲见一商店旁有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在车旁抽烟,甲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发现自己的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将丙打成轻伤,甲的行为构成( )。
选项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
B,C,D
解析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只有当场使用暴力,才转化为抢劫罪。丙在次日发现甲并在欲将其扭送公安局的过程中被甲打伤,不符合转化型抢劫罪_的规定,甲不构成抢劫罪,甲将丙打伤的行为构成了故意伤害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xR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甲为某超市仓储管理员,甲利用职务便利另外配制了仓库的钥匙,其后甲将该钥匙交给乙,并且告诉乙仓库的位置和名贵化妆品所在位置,还要求乙盗窃销赃后要“感谢”他。乙成功盗窃名贵化妆品价值4万元,销赃后送给甲1万元。对于甲、乙行为的定性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中,属于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的是()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对象有
甲、乙为夫妻,无父母、子女。甲只有一兄丙,乙只有一妹丁。丙、丁均独立生活,且与甲、乙往来较少。1997年春节期间,甲、乙驾马车进城购买年货,回家途中因马受惊狂奔,甲、乙被摔下悬崖。戊路过时发现甲已死亡,乙尚存一点气息,乙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经查甲、乙共有
我国《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该规定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正确理解有()。(2012年真题)
简述一般人格权的功能。(2010年真题)
甲、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迫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赶上。甲用木棍劈头盖脸地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试论不作为义务的来源。
2008年11月,天宇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星城”小区,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资格的条件下,对在建商品房进行预售。房地产开发公司称,在展销会期间买顶层送天台。张某看中了1号楼顶层的一套两居室,便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房地产开发公司2009年2
根据《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情形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有()。
随机试题
甲、乙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相同。若甲指标小于乙指标,结果用()表示
设备工程合同的()是在设备工程项目实施前对整个设备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方案预先作出科学的安排和设计,从合同管理组织、方法、制度、内容等方面预先作出计划和方案,以保证项目所有的合同圆满履行,减少合同争议和纠纷,从而保证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在货运合同中,对货物毁损、灭失的赔偿额,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计算赔偿额的具体原则是()。
在继续盘问期间,公安机关应当为被盘问人提供基本的()。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2012年1—11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01624亿元,同比增长2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8%,比1—10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9138亿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认知都来自于后天,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你单位向灾区发放救灾物资,但是群众发现物资中有霉变的食品,并且有人拍了照片发到网上。引起舆论哗然。领导让你处理此事,请问你怎么办?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Scientistsclaimthatairpollutioncausesadeclineintheworld’saverageairtemperature.Inordertoprovethattheory,ec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