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min
2019-08-09
46
问题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并由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分管负责人签字
B、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C、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立即组织治理
D、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答案
D
解析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规定,选项A错误,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选项B错误,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选项C错误,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y3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中级安全工程师分类
0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级安全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煤矿施工探放水钻孔的巷道高为3m,宽为2.5m,标高为﹣600m,经测定,水头标高为﹣300m,煤的抗拉强度kp为0.16MPa,若安全系数A取4,根据公式[式中:α——超前距(国帮距),m;L——巷道的跨度,m;p——水头压力,MPa]计算,则该巷道探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下列关于煤矿井下突水水源及涌水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某矿井建设时,在井田走向中央位置布置了主立井和副斜井作为进风井,在井田上部边界的中央布置了回风立井。下列关于该矿井通风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关于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案例 2016年10月8日,某省D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火灾事故,导致12名被困人员全部遇难。经初步调查,煤矿起火原因主要是由于距主井井底起平点30m处的压风机老化渗油,开关蹦火引起火灾,并引燃木支护,巷道垮塌,导致被困矿工窒息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
案例 某井工煤矿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一水平为生产水平,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井下运输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该矿取得了采矿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设置有安全科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
案例 某井工煤矿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一水平为生产水平,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井下运输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该矿取得了采矿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设置有安全科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
一辆具有自动报警装置的小汽车,开始时汽车内仪表板上显示各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汽车内仪表板上发动机机油指示灯发出报警声音,但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根据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此项功能设计属于()原则。
某化工厂新建一套80×104t/a乙烯装置。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由()组织制定与该项目适应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这起事故构成()。《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依法强制执行。
随机试题
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符合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有
款冬花的功效是()
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是()。
(2014年)下列说法中,属于金融监管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基本原则的是()。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就是每增加1元销售收入需要追加的外部融资额。计算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的目的有()。
下列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陈述,正确的有()。
Asweknow,________goodknowledgeofcomputeris_________mustinbusinessworldnowadays.
公安机关公文写作,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组织会议、办理信访、协调工作关系是属于()。
Althoughhesufferedfromdiscrimination,MartinLutherKingisamanwhobelievedinreconciliationandonlyrarely______ag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