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所谓的专利权间接侵权制度。这一制度是否扩大了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admin2022-12-28  7

问题 谈谈所谓的专利权间接侵权制度。这一制度是否扩大了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选项

答案所谓“间接侵权”,是对英文表述“indirect in-fringement”的中文直译。在英美法中,“infringement”是指未经授权实施了只有知识产权人才可独占实施的权利。某些辅助性的侵权行为,虽然在客观上并未直接实施知识产权,但却帮助、诱导、教唆别人实施他人知识产权,故而称为“间接实施”。 我国《专利法》没有明文规定专利间接侵权。2016年3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认了“间接侵权”的存在。该解释第21条规定:“明知有关产品系专门用于实施专利的材料、设备、零部件、中间物等,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将该产品提供给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主张该提供者的行为属于民法典第1169条规定的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明知有关产品、方法被授予专利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积极诱导他人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权利人主张该诱导者的行为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九条规定的教唆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民法基本原理,侵害知识产权是指“未经许可且无法律依据地妨害了他人知识产权的圆满状态”,并没有将之限定为“非法的知识产权实施行为”。易言之,只要在法律上,对知识产权的侵害可归责于某种行为,该行为即构成侵权。该行为是对知识产权的直接非法实施抑或是辅助、引诱等对知识产权的间接非法实施等,在所不问。因为该行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是一个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正因如此,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与分担层面,都是“直接”构成并具体承担的。也就是说,在“侵权”的意义上,并不存在“直接”与“间接”之分。因为,“侵权”只是一个第二性的法律概念,并不是第一性意义上的客观事实。正因如此,有学者在理论上呼吁要区分“侵权”与“侵害”这两个概念。前者对应的英文概念为“tort”,后者对应的英文概念是“infringement”。在性质上,“侵权”是一个法律判断,而“侵害”则是一个事实判断。事实问题,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法律问题,则无所谓“直接”与“间接”。 对于专利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实务中的主要争议点在于如何理解间接侵权和直接侵权的关系,即间接侵权的认定,是否必须以直接侵权的存在为前提。在理论上,通常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概括为“从属说”与“独立说”。所谓“从属说”,是指专利间接侵权的成立必须以直接侵权的发生为前提。如果没有发生专利直接侵权,则专利权人没有受到任何损害,对专利间接侵权进行法律规制的正当性基础则不复存在。 但是,如果遵循“从属说”,在专利侵权判定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由于专利侵权判定一般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即当被控侵权物(产品或方法)覆盖涉案专利的全部技术特征时,其才被认定为构成专利侵权,并且还要求侵权人实施侵权行为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侵权行为人可能会通过向消费者出售侵权客体的方式,由消费者来最终完成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此时由于消费者并不具备“生产经营目的”,因而无法构成《专利法》所规定的直接侵权,而行为人则因为刻意回避了某项技术特征,也不构成侵权。那么,这对专利权的保护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基于这一点,理论上有学者提出了“独立说”,即认为间接侵权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类独立的侵权行为,可对其责任构成和负担进行独立判断,而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直接侵权行为。但是,由于直接实施人不侵犯专利权而由间接侵权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属于例外情况,其应当符合下列要件: 第一,行为人明知有关产品系专门用于实施涉案专利技术方案的原材料、中间产品、零部件或设备等专用产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向直接实施人提供该专用产品; 第二,该专用产品对涉案专利技术方案具有“实质性”作用,即原材料、中间产品、零部件或设备等有关产品对实现涉案专利技术方案而言,不但不可或缺,而其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而不是任何细小的、占据次要地位的产品; 第三,该专用产品不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即原材料、中间产品、零部件或设备等有关产品并非通用产品或常用产品,除用于涉案专利技术方案外无其他合理的经济和商业用途; 第四,有证据证明存在直接实施人且该实施人属于“非生产经营目的”的个人或《专利法》第75条第3、4、5项的情形。 可见,即便认为间接侵权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类独立的侵权行为,可对其责任构成和负担进行独立判断,但在具体认定中,依然要符合侵权行为判定的全部要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e2D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