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

admin2021-05-31  25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赢得现场如潮的掌声,更激起回响、激发共鸣,焕发亿万人民的坚定信心和奋斗激情。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讴歌我们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传递着人民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光荣属于人民、感情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奋斗归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尊崇和热爱,宣示的是人民政党根本的政治立场,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最大的政治优势,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高原则。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铿锵的宣示,更是坚定的行动。今年全国两会上,修改宪法,目的是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机构改革,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成立监察委,目的是确保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这些重大政治议题、顶层制度设计,无不把人民利益作为最终价值指向。由此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人与日俱增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为新时代写下温暖注脚,更兑现了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思想,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我们就能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2日
材料2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习近平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3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习近平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要以“人民为中心”?

选项

答案依据唯物史观的有关观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pm4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