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2年10月16日,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宴会厅举行,有43所美国高校参展,上千学生参加,留学热依旧高涨。宴会厅内,众多学生和家长就学校的学费、入学标准,环境等问题展开询问。 来自南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工作人

admin2014-02-12  53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2年10月16日,美国大学招生全球巡展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宴会厅举行,有43所美国高校参展,上千学生参加,留学热依旧高涨。宴会厅内,众多学生和家长就学校的学费、入学标准,环境等问题展开询问。
    来自南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中国学生在美国很受欢迎,同时也能帮助学校改善经济情况。
    在美国的不少高校,外地学生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2到3倍,在经济危机持续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的到来无疑能够改善学校的经济状况。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愈加重视中国的招生,也让老牌的龙头美国感受到了压力。
    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美国希望接受更多的留学生外,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让很多家庭有条件供子女留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国内的应试教育制度是留学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主要原因。中高考制度与受教育者的选择有关,很多家长认为应试教育制度不利于孩子成长,因此可能在高中就让孩子出去。
    2012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直接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新一轮留学高潮和低龄留学热,源于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意国内应试教育。虽然孩子年龄过小外出留学电有风险,但他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2012年10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中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SAT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学生更是只占2%。其实早在2011年杜克国际教育发布的国内首份SAT年度报告就显示,“美国高考”考倒了中国学生,中国学生的平均分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的差距,引起国内教育界一片哗然。
    有分析称“美国高考”考倒了中国学生,是因为“美国高考”的考试内容和中国高等的考试内容大不同,导致中国考生很不适应。中国学生丢分的重灾区是在阅读和写作这两部分,“美国高考”在这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而中国学生最欠缺的恰恰是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是“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的最直接原因。另一方面,中美两国教育环境和教育背景有所不同,“美国高考”试题是由美国人命题,所以“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并不稀奇,同样中国高考也考倒了很多美国学生,甚至中国的英语高考试卷考倒了很多美国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从深层角度说,“美国高考”其实考倒的是中国的教育体制,而不是中国学生。
    自中国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推行,但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除北上广等大城市有所削弱,全国绝大多数学校依旧推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一切围绕考试指挥棒转,这种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弊端的集中表现。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国教育和中国高考一味追求解题高分,重视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结果把学生逼上死记硬背的应试死路,不是背书,就是拼命做题,打题海战,导致中国学生应付不了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能力的“美国高考”的考验
    3.《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屡屡碰壁,“没有经验”成了他们披拒之门外的理由;更有不少大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弃了手中的就业机会。据了解,不少大学毕业生都把“好单位”的标准定为在了机关单位,当公务员,到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意愿。但现实情况是,2012年厦门市用人需求中企业单位占总数的93.72%,而事业单位只占6.28%,因此,大学毕业生争着去机关事业单位,其难度可想而知。种种原因,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失业军团”。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江苏省委副主委言恭达委员认为,许多大学生受进大学之前十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会考试”外,其他方面的知识、能力都较欠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缺少创新思维、不善与人交流、内在气质不佳。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他们综合素质的下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这一重要原因。在我国,适龄儿童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了应试教育,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据《长江商报》报道,湖北上堰郧县杨溪铺镇王某,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上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1995年毕业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回到家乡。却因干活发生争吵将母亲打成骨折,失望的母亲从此住到女儿家,一住就是14年,14年间王小林不做事也不做饭。想吃东西就到别人家菜地里拔点策,后被邻居发现饿死在家中。
    这委实是一个个案,但切不可当特殊的个例看。因为,从王某身上,不仪可以看到应试教育失败、家庭教育失败的影子,更可以看到当下部分青年人的影子。应试教育下,过度追求升学率,使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片面的追求升学率。
    “北京每年一些服务型较强的岗位需要大量的岛职毕业生,而很大一部分高职生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学历成为很多求职者最看重的资本。”麦可思HR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伯庆分析指出,必须调整人们的观念,考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不要为了面子而去盲目提升自己的学历,“转变学牛的这种观念,就需要中小学校从小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企业也难辞其咎。在招聘时,企业常常会附加各种专业以外的要求,比如外貌、性别、家庭、户口等,以至于很多毕业生不得不走上整形之路。而某些企业的急功近利,对人才“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时拥有”的态度,也使年轻人,失去了很多长线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没有以一个成熟的心态去找工作,也是导致失业的原因。
    据凤凰网报道,近日,武汉、西安等地多所高校在运动会项目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引起了社会广一泛关注。相关负责人对这一做法的解释是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易导致运动时发生事故这样的说法虽有逃避责仟之嫌,但也透露出几分无奈。应试教育下,由于基础体育教育的供给不足,学生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如同常年在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吹日晒就无法忍受,这样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意只能证明我们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和功利的。
    “高校因学牛体质下降取消中长跑是因噎废食,”中国之声特约评沦员王维佳说,“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一介书生,整天忙于在书海当中遨游,对以后如何就业的问题都是冥思苦想,哪有多余时间到操场上跑跑跳跳?当今年轻人越来越缺乏必要的健康身体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指标数量使得教育从业者的指导思想更加偏向实用知识的训练,那些与升学就业无关,与就业所需要的必要技能无关的一些必要培训项目越来越少,当下教育体制中重‘主科’,轻‘副科’,轻‘德’、缺‘体’、少‘美’、砍‘劳’,与人的整体素质提升关系重大的活动和训练都被大大地省略了。更不用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还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危险,给学校管理者带来各种风险和成本,当然就被学校管理者视为鸡肋。”
    4.山西女童被老师“打70多个巴掌”的事件尚未平息,又传出浙江温岭女教师将孩子“揪耳朵离地”、“扔入垃圾桶”等照片。接连两起虐童事件让中国社会对学前教育忧心忡忡。据了解,山西老帅“打70多个耳光”的直接原因竟只是孩子做不出一道算术题。在中国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情绪卜,农村地区中小学体罚现象更为普遍,有的家长依然信奉“不扣‘不成才”的荒诞逻辑,甚至嘱咐老师,“孩子不听话就打,都是为了孩子好”。
    据了解,中国禁止虐待儿童的法律规定很多,但是对于什么是虐待儿童法律定性却不清晰,很多人不知道虐待儿童的边界。近日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5.6%网民支持在《刑法》中增设“虐童罪”,以刑罚方式震慑、惩戒施暴者。法律界人士也呼吁,中国刑法应尽快增设独立的虐待儿童罪罪名,放宽虐待儿童的入罪标准,将没有造成死伤但是性质恶劣的虐童行为予以犯罪化。
    目前,我国《刑法》并无“虐童罪”,已有的虐待罪仪限于虐待家庭成员中的成人,且量刑一般不超过两年。即便虐童罪入刑,也只能处置个别极端的、显见的虐童者。
    在中国式教育中,体罚和打骂,仅是虐童的一种;家长与教师也仪是虐童的“配角”,因为应试教育,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成绩名次则是决定家长养育孩子成败的依据。学生的成绩,与教师评职称、发奖金、评先进都挂钩。在应试教育这一指挥棒的指向下,多少学生在校学习累,节假日补课多,标准“画像”就是:书包沉,小学、初中的书包背不动,高中的书包靠拉杆拉;作业多,早起晚睡,也难以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力大,很多学生为此焦躁、烦恼,甚至心理畸形;身体素质糟,2010年的一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身体素质持续下滑25年,学生中超重肥胖、视力不良等情况严重……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研究的安徽省知名社会学家王开玉认为,中国学前教育应该尽早摆脱“应试”影响,加强对生命尊重和敬畏的教育。
    “如果教育资源长期得不到平衡,行政监管经常缺位,法制的阳光照射不到,缺少教育公平的幼教体系内就有可能产生虐童行为。”王开玉说。
    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学生袁珊(化名)对记者说,班主任经常采取的一种惩罚手段是,让没能按时交作业的同学一个人坐在一边,不许其他同学和他说话。这样一来,如果有同学没按时完成作业,甚至连校门都不敢进。有一个同学,因为没做完作业,又怕老师惩罚,竟然跑到她家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躲了起来。这件事最后还惊动了警察。
    M省N市某区第一实验小学给一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公众强烈关注。虽然校方称此举是为了激励“绿领巾”们上进,但仍引起许多家长和公众不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
    有社会舆论称,校方应当为“冷暴力”担责,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3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对造成一定损害的,学生及家长不仅可以要求学校和老师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让老师当面对学生赔礼道歉,还有权要求学校作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来赔偿学生身体及精神伤害损失。
    5.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是走向极端的。事实上,应试教育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却取得很好的成就,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发达也得意于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日本高中流行一个说法:“四当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当:考上),要是睡五个小时,就要“落榜”了。日本学生的压力巨大,甚至从上小学、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上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以进入名牌小学,名牌中学;而考高中的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要超过考大学。
    新加坡强调菁英主义,小学有“小学三年级分流考试”和“小学毕业离校考试”,考试成绩将决定学生进入什么中学和参加哪种课程。中学则划分普通课程和特选课程,成绩优异者安排接受特选课程攻读。分数划定了学生未来是菁英,还是将来被分发训练为技术工人的一般人。
    韩国高考的录取比例大概在百分之五十左右。韩国人对于学历的看重不次于中国人,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将来的人生方向。每年韩旧高考一一“人学修业能力考试”举行当日,所有的公务员和私企员工的工作时间都将比平日推迟一小时,以减轻交通的拥挤状况,韩国的男女老少都会跑到学校门口以敲锣打鼓的方式为考生呐喊助威。
    中国台湾初中为了得到重点高中高录取率而竞争巨人,为了准备“中考”,星期六,初三学生还要在校上一整天课。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学生找家教上补习课。而高中学生,更是有着学习到晚上十一点的“晚间自习和解惑”,还有高强度训练的“自强班”,台湾中小学生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正是由于这看似残酷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增强了这些地区的竞争力,铸造了辉煌的世界科技最强国和“亚洲四小龙”。总的来说,他们的教育建筑于儒家文化扎实的教育理念根基,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6.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素质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总体来看,素质教育仍未真正破题,“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面对愈演愈烈的学生“负担重”、“择校热”等问题,要彻底否定应试教育并不容易。
    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学会做人和求知、学会生活和审美,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社会对人的评价机制、用人机制,对教育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当下我国错误的人才观,单纯追求学历,追求文凭的倾向,使用人才轻素质、轻实际能力的观念,让我国教育缺乏育人的本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目前,国民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被异化为所谓的精英选拔,由此导致的人格教育缺陷令人担忧。一些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分数压倒一切”的误区,甚至发生用“绿领巾”、“红校服”这种特殊标记来评价学生之类的教育歧视事件,严重损害了一些学生的人格尊严,忽视了未成年人的权利。
    中国的素质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并贯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给定资料4”谈到了最近国内发生的两起虐童事件。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虐童事件”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250字。

选项

答案虐童事件反映了当下的学前教育问题重重,具体表现在: 监管上:行政监管缺位,使“黑”幼儿园和“无证”幼儿教师大量存在。 制度上:虐待儿童法律定性不清晰,我国《刑法》缺乏对“虐童罪”的具体规定,出现量刑小、处置轻等现象。 教学上:受“应试”影响,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和业绩,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观念上: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情绪,加剧了农村地区中小学体罚现象,部分家长信奉“不打不成才”的荒诞逻辑,助长了虐童现象的滋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z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